事發學校校門口,擺滿了市民送來的鮮花。
2014年9月26日下午2點,云南省昆明市明通小學發生一起踩踏事故,造成6名學生死亡、26名學生受傷。截至27日17時,受傷學生中已出院12人,留觀治療14人。
昆明市盤龍區委、區政府9月27日下午召開新聞發布會。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發布會上了解到,踩踏事故的發生,是由于學校體育老師將兩塊體育用海綿墊臨時放置于午休樓過道,其中一塊平倒后導致學生摔倒,后續學生相互擠壓,導致慘痛事故。
27日,有多位市民到明通小學校門外獻花、默哀,悼念逝去的生命。
“學校要求家長封口”
2014年9月27日下午兩點,踩踏事件已發生24小時。
澎湃新聞在現場看到,6名遇難學生所在的明通小學校門緊閉。校門內右側樹蔭下停放著一輛特警車輛,多名警員聚集在校園門衛室附近。
6個遇難家屬也來到學校,其中3人身背著孩子的小書包,面部憔悴、眼睛發紅。
“我們現在沒心情說什么。”他們帶著哭腔,匆匆進入學校,又匆匆離去。
多名家長帶著目睹事發經過的學生來到學校接受筆錄調查,但不愿談論踩踏事件。
“學校要求家長封口。”一名家長稱。
李明老兩口領著9歲的孫子李志強,在校門口點燃了一把火,“給娃娃叫叫伴兒,他嚇壞了。”李志強則躲到一邊,嘴里嘟囔著他不害怕,爺爺奶奶喊了他半天,始終拉不到火堆旁邊。
李志強就讀明通小學二年級。踩踏事件發生時,他在樓上往下涌的人潮中,被踩著腳背。目睹了有同學當場被踩踏而亡,他驚恐不已,后被爺爺在校門口接出時,帶著哭腔。李明的老伴似乎不愿多說,她一手拉著孫子,一手綴著李明的手臂,不停地催促他們爺倆趕快回去。李明說,“晚上還要趕著給孩子上課。”
從早上9點至下午4點,10多位市民前來默哀、獻花。他們沒能進入學校,只能將白色和黃色的菊花輕輕倚靠在校門右側。
一位年輕的母親,帶著剛剛在另一所小學入學的女兒前來獻花。
“都是為人父母,帶孩子來寄托哀思。”母親說。
61歲的李貴明趕到校門口,眼眶紅潤。這是他46年前從明通小學畢業后,第一次重回母校。
“已經物是人非了,只有那兩棵樹還沒變。”李貴明說,40多年前的明通小學已是省內知名學校。“現在更是出眾,戶口不在附近的孩子,需要拼爹拼媽才能進來。”
中午12時許,一輛警車向駐守在校園的特警送來了盒飯。對于派遣特警入駐已封閉的明通小學,引發了家長、圍觀者的猜忌。
“為什么要關著門?我們只是想獻一束花。”一位祭奠者質疑。
當天下午16時許,昆明市官方向澎湃新聞回應稱,事發后引發學生慌亂,而前來接孩子的家長則更加焦急。
“2000多孩子,校門口擁擠出過多家長,如果一哄沖進校園搶孩子,生怕引起次生事故,所以需要警方前往現場維持秩序。”昆明市官方稱。
發生踩踏的過道僅1.2米
下午2點后,更多的畢業生前來,祭奠死去的學弟、學妹。
“完全沒有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2002年畢業的劉建昕回憶,他也曾經在那棟出事的午休樓休息過。“建筑很老了,以前是老師的宿舍樓,過道十分狹窄,大約只有1.2米左右寬。”
發生致命踩踏的過道,為什么會出現兩張墊子?事發次日,昆明市盤龍區區委、區政府、區教育局舉行的新聞發布會稱,9月25日,明通小學的體育老師,將兩塊長2米、寬1.5米體育教學用的海綿墊,臨時放在過道里。“由于其中一塊海綿墊平倒在一樓過道,造成通道不暢,學生發生跌倒。后續下樓的大量學生情況不明,繼續向前擁擠造成相互疊加積壓。”
那兩塊海綿墊,在明通小學至少已有6年的歷史。“平時是放在旁邊的拐彎空地處,不在過道里。”一名剛剛從明通小學升上初中的學生回憶。
根據昆明市盤龍區督學責任區的劃分,明通小學是盤龍區第四督學責任區。9月27日中午13時40分,明通小學督學教師潘黎偉接受了澎湃新聞的采訪。
潘黎偉稱,督學的責任是對學校課程計劃、教育質量及安全警示的監督檢查。“根據區里的規定,每個月督學需要到督學責任區的學校進行檢查或聽課。”
潘黎偉告訴澎湃新聞,9月份他就到過明通小學一次,但并未發現引發踩踏事件的黃色海綿墊子,“我也在奇怪他們怎么在樓梯口擺放了個海綿墊子?”
據他介紹,根據區里的規定,每個學校每個學期都有相應的安全警示教育,如地震、火災、暴恐等突發事件的緊急疏散。“像我所在的新迎一小,每星期一的第一節課便是安全警示教育。這個訓練必須要做好記錄,明通小學同樣也有類似的訓練教育。”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