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們,寶寶還不到上幼兒園的年紀,能推薦個靠譜的早教課么?”“親,XX早教中心怎么樣啊?”年輕父母交流育兒經驗時,時常會發出這樣的求助信息。市場有需求,于是,大量早教機構應運而生。六一兒童節前夕,現代快報記者走訪發現,課程價格高、從業人員無證上崗、缺乏相關部門的約束和管理等,成為當下早教機構發展的種種亂象。面對這樣的早教市場,家長們往往難以抉擇。近日,南京市領導牽頭,就此進行專題調研,強調要加快發展親子園育兒園,以滿足社會需求。
走訪
一節課上下來,要掏160多元
今年3月份,現代快報曾報道,南京一對雙胞胎的媽媽,花兩萬元為孩子報了一家早教中心。結果,她發現奔著“潛能開發”而去的孩子,只是做做游戲。這位媽媽感覺上當受騙了,將早教中心告上法庭。
昨天,記者先后走訪了四家早教中心。有早教顧問拿出的課程價目表上,一學期一萬五六的課程費,已是“起步價”。以其中一個包括藝術、音樂等的“課程包”為例:96個課時,每節課45分鐘,收費16000元。這樣一節課上下來,要從父母腰包里掏160多元。
宣傳“高大上”,讓人云里霧里
“全球同步”“引自美國”……翻看各早教中心的宣傳單頁,類似的字眼并不少見。記者以家長身份咨詢課程設置時,早教顧問也多會描述課程的“國際背景”,并介紹開發潛能、情緒管理等“高大上”的教育理念。
“孩子這么小,那么高深的東西,對他們能有效果么?”在新街口一家早教中心,面對記者的疑問,一位早教顧問翻開一本材料,解釋某某課程能怎樣拓展孩子的思維、某某活動課可以促進孩子的社交能力發育等。
面對這樣的宣傳,家長難免陷入難以選擇的境地,“本來只想讓寶寶和其他孩子一起玩玩,哪料到上個課還有這么多功能?”
大學生短時間培訓后,就能上手
當被問起早教老師是否具備相應的從業資質時,早教顧問們給出的多是肯定答復。但再追問一下,他們就會解釋,老師們的資質都是機構自行認定的。
市民陳女士講起自己的經歷:兒子參加了一家早教中心的課程。一次,做完搭橋的游戲后,老師緊接著介紹起拱橋、索橋等其他類型的橋梁,并讓孩子們記住,“孩子都還很小,對這些知識是沒有什么概念的,老師這樣的教學方式太生硬了。”
“國家對早教人員并沒有明確的要求,比如說必須具備怎樣的水平、通過怎樣的考核。一些機構在用人時,也不會特別講究。”南京一家早教機構的負責人張女士說,一些大學生畢業后,經過短時間培訓,就進入早教中心。
保證質量主要靠“社會責任感”
近年來,收取大量課程費后,早教中心老板跑路的案件,南京已經發生數起。
“最基本的保障都沒有了,還談什么早教的質量問題?”張女士說,自己到目前這家早教中心工作已經數月,主持中心的日常運轉。不過,這么長時間過來,沒有任何部門來對他們進行檢查。她認為,早教不同于其他行業,按道理,教育、計生等部門都應對其進行日常管理,規范其運作。
不過,張女士笑稱,這個市場的現狀是,一切都依賴于“機構的社會責任感”。
如何破解
到2015年建成
220個早期發展指導服務站
南京市平均每年出生6.2萬個嬰兒,單獨兩孩政策實施后,未來5年將增加6萬“二寶”,孩子3歲以前怎么帶?據南京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到 2015年,發展建成220個四級的嬰幼兒早期發展指導服務中心(站、室),0—3歲嬰幼兒接受育兒園或親子園服務率達75%以上,基本滿足0—3歲嬰幼兒家庭和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園、看護的需求。
收費如何?他舉例說,目前市嬰幼兒指導服務中心(鳳凰寶寶親子園)是計時的,為轄區內的0-3歲嬰幼兒家長提供體驗式服務,每小時收費不會超過50元;各個街道和社區也有“育兒園”,比如小市街道東井亭社區的太陽果親子園,全日制的收費大概在1300元,其價格是要到物價部門備案的。
相關部門正在修改完善《南京市0—3歲嬰幼兒早期發展行動計劃(2014—2015)》和《南京市0—3歲嬰幼兒早期教養機構設置管理暫行辦法》,目前已經提交市政府常務會和市委常委會研究。據透露,南京將降低早教機構準入門檻,減少前置條件,簡化審批和登記手續,比如,除了在民政部門登記外,還可以到工商部門登記。
保教人員今后持“雙證”上崗
在幼兒園當老師,要有幼兒教師資格,那在親子園工作,是不是也應該有相應的準入門檻?的確是這樣,南京市幼兒教師培訓中心主任杭梅副教授,不僅是學前教育專家,也同時是高級育嬰師,她的一部分工作內容,就是培養育嬰員、育嬰師。“國家勞動部門要求,從事0-3歲嬰幼兒相關工作的都應該具備相應的資格證書。而入門的職業名稱,就是育嬰員。中級叫育嬰師,高級就是高級育嬰師。”她表示,想當上育嬰師,首先要符合報考的條件,以報考中級為例,必須要有幼教相關專業或衛生學校學習的相關專業背景。經過100個學時左右的培訓。而想要當上高級育嬰師,要在取得中級育嬰師資格后,從事相關工作5年后才能報考。
南京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相關負責人透露,下一步,南京將實行嬰幼兒早期發展機構從業人員資格準入和注冊管理制度。保教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并逐步實現持教師資格證、育嬰師證“雙證”上崗。
調查
收費高,僅7.5%的家庭愿承受
南京市場上的早教機構,主要是社會組織及私人辦的,普遍收費較高。今年,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做了一個摸底調查。
“發放了3700份問卷調查,有2027戶家庭認為,孩子3歲前需要進入早期教養機構,占54.7%。”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全市有0—3歲嬰幼兒家庭近20萬個,但真正去上早教的,僅占7.5%。
該負責人分析,以計時制早教機構每課時的收費為例,過半家庭的心理價位是:上一堂課50元以內。
從業者近半無證上崗
調查人員實地走訪了318家早教機構,發現在2704名從業人員中,持有關資格證書的有1423人,占52.63%,其中持教師資格證人數為933人,持育嬰師證人數為490人。持教師資格證、育嬰師證雙證人數為263人。無證從業人員1281人,占47.37%。
只在工商注冊,教育部門管不著
親子園這類早教機構以前歸誰管?教育部門有關人士表示,在歸計生部門管理之前,這一塊可以說是個“盲區”,并沒有明確為教育部門管理。早教機構基本都是在工商部門注冊,而教育部門審批發放培訓機構的辦學許可證,培訓機構是教知識或技能,早教不在這個范疇。“南京市教育局從來沒有給早教機構批過辦學許可證。”有關人士表示,早教機構中僅有少量,可以說是個位數,是在區級教育部門登記過的,如在培訓機構的辦學范圍中,有早教的內容。不過,每四年就要換一次證,今年正值集中換證,原有個別機構辦學范圍內的早教內容將被取消。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