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國兩會特別報道:聚焦兩會 聚焦教育綜合改革
“我不是演員,但是我要用我的心來為大家歌唱。”說著,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唱了起來:“明天的遍地鮮花,遍地鮮花喲,要靠著今天的汗水澆灌……”音樂廳里響起熱烈的掌聲。
3月3日是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開幕日,也是第十五個全國愛耳日。當晚,部分委員來到國家大劇院,參加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教育部等主辦的愛耳日音樂會。
音樂會開始前,張海迪致辭時說,“我國有8500萬殘疾人,其中有2780萬聽力殘疾人,擁有聽力是他們的期盼和夢想。”
中場休息時,劇場外的走廊上,九屆、十屆全國政協委員萬選蓉和葉廷芳回憶起當年提交提案的情形,依然非常激動。“我是一個聾兒的母親,從他的康復中我感覺到聾人的痛苦。”萬選蓉說。
1998年3月,全國政協九屆一次會議上,在時任全國政協常委鄧樸方等委員支持下,社會福利界委員萬選蓉提交了《關于建議確立全國愛耳日宣傳活動》的提案。“一名政協委員就是一棵樹,他的后面是一片森林,他應該代表這片森林來說話。”萬選蓉說起當年的初衷。
1999年11月,中國殘聯、衛生部、教育部等10部委一致同意,將每年的3月3日確定為全國“愛耳日”。
“原來我對聾啞人康復感到比較絕望,認為那是不能改變的現實。后來萬委員讓我受到很大啟發:事在人為,這個沉默的世界也許會因為我們的關注變成一個有聲的世界。所以社會應該關注聽障兒童,關注聽力健康,為聽障兒童康復提供幫助。”葉廷芳說。
中國聾兒康復研究中心副主任龍墨委員說,2009年開始,中央財政專門撥款救助殘疾兒童,目前,一年有10000名左右聽障孩子能夠得到免費救助。她建議,對這部分具有搶救性意義的特殊群體可考慮建立長期的、完善的救助制度,保證所有聽障兒童受益。
下半場音樂會即將開始,龍墨補充說:“此外,還要完善聾兒康復服務體系,讓聽障兒童能夠就近康復。”(記者 程晨 潘躍)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