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國兩會特別報道:聚焦兩會 聚焦教育綜合改革
新華網北京3月3日電(記者 楊依軍)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王家騏3日說,隨著經濟實力壯大和科技水平提升,中國也應當有自主發起的面向全人類的科學技術獎。
“在和國際科技界交往中,很多外國科學家都鼓勵我們,說中國應當有這樣一個獎。”74歲的王家騏代表說。
據了解,目前我國設有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等,但尚無針對世界范圍內為人類科技進步作出重要貢獻的獎項。王家騏認為,中國遲早要有這樣一個獎。
“這個獎的設立不僅能激發我國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更能引起世界范圍科技工作者對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的關注和參與。”他說,同時,設立這個獎也彰顯出我們的科技事業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全人類的進步。
王家騏介紹,目前,除諾貝爾獎有關獎項外,科技領域的國際獎還有日本國際獎、美國太空成就獎、斯德哥爾摩水獎、加拿大蓋爾德納國際獎等。“中國什么時候設置這個獎,叫什么名字,評審委員會怎么構成,怎么評選等,需要大家討論。”他說。
他建議,這個獎重點獎勵前沿科技、環境能源和集成技術等方面的重大成就和拔尖人才,并可吸引民間基金參與。
“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對全世界華人都是鼓舞。”王家騏說,中國設立科技國際獎,也是我們軟實力的彰顯。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