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14時,作為復旦大學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驗的一部分,2014年復旦水平測試在蘇浙滬三地同時開考,約9000名考生參加筆試。這一俗稱“千分考”的復旦水平測試始于2006年,因其卷面滿分為1000分而被稱為“千分考”。
與此同時,滬上各高校自主招生陸續開始。3月1日,“北約”“華約”和“卓越聯盟”的筆試將同日舉行。“參加完復旦‘千分考’,接著參加上海財大自主招生筆試,過幾天還將參加‘華約’3A測試。”2月19日,一位考生給記者排了排自己的考試日程。
明年,這樣“廣撒網”的“趕考”格局有望逐步打破。復旦大學宣布,從2015年起,該校在上海的自主招生筆試將被高中學業水平測試代替。
最后一次自主招生筆試
“我們認為,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替代‘復旦水平測試’成績的條件已經成熟。”復旦大學招辦負責人丁光宏說。事實上,不僅復旦一校,上海其他高校今年的自主招生筆試也可能是最后一次。
2013年,復旦大學發布的《自主招生工作情況摘要》提到,復旦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點方案七年來已招收4099名學生,占同期全校本科生源總量的18.85%。復旦校方的跟蹤調查顯示,改革試驗生入校后在學習研究、社團活動、創新創造等方面出類拔萃,具有更強的畢業競爭力。
如今,“千分考”落幕,自主招生學業水平考試時代來到。丁光宏認為,“復旦水平測試”是考察高中文化課程綜合知識的筆試,其基本出發點是,要求每個中學生在高中階段完整、充分地掌握中學階段的知識。在國家高考改革的整體部署與安排下,這一目標可以通過學業水平考試來實現。可以將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作為自主招生的一部分,特別是用于大規模的筆試初篩方面。正是出于這種考慮,2015年復旦大學率先在上海采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代替“復旦水平測試”。
丁光宏認為,現在各省市推行的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是全科類的,涵蓋了所有的高中課程。在絕大多數省份,學業水平考試將是以整個省為單位的國家級考試,是一個由政府出面組織,統一命題,統一組織考試,統一閱卷,統一登分,統一向社會發布的比較標準化的、科學嚴謹的考試。“由獨立機構來組織考試,對大學而言就是招考分離。”丁光宏強調,這一改變意義深遠。
從“考三天”到“看三年”
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能否發揮在選拔方面的作用,是人們最關注的。
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日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今后的考試主要考查學生高中學業完成情況,將分別采用合格和等級方式來呈現考試成績。學生也將根據自己的興趣、志向和優勢,自主選擇部分等級性考試科目來參加考試,每一門課程學完即考,“一門一清”,避免畢業時“一次考三年”的壓力。
多位受訪學者認為,從單一的高考三天、一個高考總分,到考察學生高中學習的三年,這一“考三天”到“看三年”的變化,透露了中國教育未來選拔人才的方向。學業水平考試幾乎每學年都有,每門課都有考試,這也向社會傳遞了一個信息:大學需要的人才應該是完整、充分地掌握了高中學業要求的知識的人才,而不是高考考幾門就只學幾門的應試教育痕跡很深的學生。
丁光宏認為,今后還要充分考慮運用高中綜合素質評價,從原來只以分數錄取學生,轉化為不僅看分數,而且還要看分數取得的過程。不僅看學生文化課的成績,而且還要看學生參與了哪些活動、有哪些興趣特長,以及其他方面取得的成績。這應是將來大學作為錄取依據的主流方向,與國際一流大學錄取的規則也相一致,符合人才選拔的教育規律。
而將考試交由專業機構組織,大學的主要精力就能放到選拔與錄取上。丁光宏說:“學生有高考成績,有學業水平考試成績,也有比較科學的、具有一定公信力的高中綜合素質測評報告等,大學可以將主要精力用于利用上述材料來選拔適合自己培養的人才,包括自己組織面試和一些特長性測試等。”
“招考分離”還有多遠
一些大學已經在自主選拔錄取改革中進行不同的嘗試。2014年,復旦大學就在自主招生中首次引入“體驗營”模式,讓優秀中學生到復旦校園里參觀訪問,與名家教授溝通交流,讓他們更多地了解復旦。同時,老師們也有更多的機會了解這些學生,便于全面考察、綜合評判,選拔有學科特長、學術潛質的優秀學生。
據悉,教育部今年將出臺招考改革“總體方案”和關于高考、外語一年多考、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綜合素質評價、考試招生違規處理等5個配套“實施意見”。目前,總體改革方案及相關配套實施意見仍在送審階段。
有學者提出,改革的關鍵,不在考幾門,而在怎么考。上海師范大學副校長叢玉豪認為,“一考定終身”的制度需要改進,但如何將學業水平測試等納入選拔標準,占比多少,如何操作,都需要進一步研究。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說,近年來,我國一些省市一直在探索高考統一測試成績、中學學業成績、綜合評價三位一體的改革。比如江蘇早在2008年就實行高考統一考試只考三門(語文、數學、外語),以三門計總分,考生再選測兩門其他學科,學科只計等級的高考考試方式,其余科目的測試在高二舉行,也只計等級,可是未見學生負擔明顯減輕,反而又添焦慮。
這種情況在其他省市的學業水平測試中也存在。目前,上海正在醞釀改革,想辦法提高學業水平測試在高考錄取中的作用。“必須意識到,我國高考制度的核心問題是按計劃集中錄取,如果集中錄取制度不變,基礎教育的應試教育格局就無法打破,科目調整、計分方式調整,哪怕有的科目多次考,都是換湯不換藥。只有打破集中錄取制度,推進考試招生分離,才能扭轉考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才學什么的局面。考試招生分離,才是高考改革的靈魂。”熊丙奇說。(本報記者 曹繼軍 顏維琦)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