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雷人校規:男女生距離最近75厘米
“在校期間,男女學生之間的距離不得少于75厘米”,這條在距離的要求上精確到個位數的“校規”聽起來有點讓人匪夷所思,但卻在朝陽二高中的學生間得到證實。
該校學生表示,一旦觸犯此規定,會被校方處以警告處分,期末也將失去評選“綜合素質等級”資格。學生家長對此褒貶不一,校方則矢口否認有此規定。
學生“呵呵”表示無語
朝陽二高中位于朝陽市龍山街四段,是朝陽市為數不多的重點高中之一,學校共有60余個教學班,學生4000余人,分為走讀和住宿兩種形式。
昨日,記者接到讀者爆料,稱近日朝陽二高中頒布了一條“校規”,要求在校期間男女學生之間的距離不得少于75厘米,否則會處以警告處分,從而影響到期末的相關評選。
中午11時50分,記者在朝陽二高中校門口隨機采訪了近20位男女學生,其中高一的學生對此并不知情,高二和高三的學生都表示,前些天學校在教室喇叭里廣播了此事,某些班的班主任還在班會上再次強調過。
幾位在附近一家餐館里用餐的高三學生說,不清楚學校的這個規定能起到什么作用,猜測可能是防止學生之間早戀吧,但是效果就不知道了,隨即幾人相視一笑,其中一人對記者說,對此我只能表示“呵呵”(無奈、無語)。
三位正在小攤吃零食的高三女學生表示,沒什么不好,對自己沒有什么影響,但是距離很難保證,尤其課間操回教室時,同學之間要遠遠小于這個距離。
如果不小心觸犯了規定會如何?大部分學生給出了“進行警告處分,期末不能進行‘綜合素質等級評級’的說法。
大部分女學生對此規定表示支持,而絕大多數的男學生則表示沒有必要,而且也不會起到真正的作用,甚至有人還開玩笑,“這回我看誰不順眼,就往她身邊一站,我無所謂,讓她期末啥也評不上,嘿嘿。”
家長對其效果表示懷疑
記者隨后又對前來接孩子的家長進行了采訪,其中多數家長表示贊同,但是對效果卻持懷疑態度。
一位開車接孩子的女生父親講,這個階段的孩子正處在青春期,有逆反心理,規定固然好,但還是要多和孩子溝通,自己每天都接送孩子,不給她多余的時間,這樣也就避免了一些問題。
一位男生家長表示,現在都什么年代了,還用這個規定孩子,不是太理解。這個條件也比較苛刻,75厘米,用尺子量嗎?有點不合實際,即便沒有這個規定,學生也不可能在學校里搭背、親熱,這事主要看孩子本身,他是什么樣的人就是什么樣的人,出了校門,他該拉手還拉手,該自己回家的還是自己回家。
一位高二女生的母親說,對此她持中立的態度,今天為了給女兒送給材料才來到學校,一般不會到學校接女兒,孩子在學校期間相互接觸,說說話,很正常,有時候回家晚了讓男孩子送一下也安全,沒什么大不了的,主要還是要和孩子勤溝通,有什么苗頭可以及時發現,不必要用規定去限制。
校方:沒有出過此規定
在校門口,記者見到一位從校內出來的教師模樣的人,記者表明身份后,對方欲言又止,表示是在校的教師,但是對于這個問題不方便發表看法,也不太清楚這條“校規”,建議記者與校領導溝通。
記者輾轉取得了該校負責德育方面的負責人辦公室電話,電話那端的校方人員表示,自己是校方此方面的負責人,但是對此項規定并不知情,稱學校沒有發布過這樣的規定,隨即掛斷電話。
專家聲音
關鍵是引導孩子的心理成長
遼寧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思寧表示,刻意地限定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這個做法不合適,人與人心靈之間的距離不是通過空間的距離可以決定的,兩個人相互有好感,也許距離再遠,心里的距離也很近,應該適應孩子成長的需要,引導孩子心理成長,把這方面懵懂的情感引導成為友誼,或者是轉化成向上學習的力量。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