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挑選運動員,我去年走了包括于洪區、鐵西區以及法庫縣等地的20個小學,都沒找到有精氣神的孩子。”“班級組織掃除、掃雪,總有幾個小胖墩剛干點活兒就大氣直喘。”1月11日,在市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分組審議中,一些代表對中小學生的體質問題頗為擔憂。“孩子們要么學琴學畫,要么手機、ipad不離手,總坐著不運動,何談強身健體呢?”為此,許多代表聯名建議,應采取指標檢測、增加戶外活動課等方式增強中小學生體質。
親歷 9個“苗子”只留下3個
從事體育事業11年的市人大代表、沈陽市體育運動學校一級教練高紅苗,每年都會去一些學校挑選運動員。 “5年前,我不愁沒有學生,一帶就是二三十人。但這兩年越來越難選,放眼望去,孩子們都沒精打采的。去年走了20個學校,就挑出9個,結果只留下3個‘運動苗子’。”她表示,經過對所挑選孩子的綜合身體監測,發現他們脂肪含量高、肌肉能力差。近兩年,高紅苗走訪了近50所小學,發現孩子們的身型越來越胖、“小眼鏡”也呈上升趨勢,這導致學生動作笨拙,協調性、平衡性很差,也有身體瘦長的,但多是軟弱無力型。
市人大代表、第43中學校長蘇虹表示,她常常在學校里看到,班級組織大掃除或是冬天掃雪時,幾乎每個班都有三五個“小胖墩”剛干一點活兒就大氣直喘,體育課跑步時也落在最后面。“現在的孩子吃得好,吃得也隨意,小胖墩越來越多,越胖越不愛動,真是挺令人發愁。”
問題 忙學習忙興趣,忽視了運動
高紅苗分析,孩子們之所以體質下降,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一是大環境的應試教育。由于家長過分注重文化課成績,導致孩子學習負擔很重。二是多數學校的體育師資力量不足,導致有時體育課少,在教學中怕出現意外傷害,學校體育活動開展得太少。三是家庭方面,家長過度重視發展孩子繪畫、音樂等方面的興趣,大多數時間都用來補習,大部分家長對孩子車接車送,孩子運動時間就更少了。
建議 可設立學生身體檢測指標
“少年強則國強,孩子們的身體素質需要引起社會的重視。身體素質強了,他的意志力、智力也會得到鍛煉,如果現在就透支了孩子的身體,還談什么未來?”高紅苗建議設立監督機制,教育部門不應該只考核學校的成績,也應該考核學生的身體素質。一年至少要有一次學生身體素質的檢查評估,記錄在案。同時聯合體育局共同設立檢測體系,確立符合中小學生身體狀況的檢測指標。
市人大代表、皇姑區教育局局長郭振楊建議,學校適當填補體育教師不足的現狀,杜絕因補課而占用體育課的情況。同時應跟蹤孩子們的身體素質情況,“比如入學時做體質測試,制作健康卡,每年跟蹤監測,一旦發現有下滑的苗頭,立即督促他鍛煉身體。”郭振楊表示,今年皇姑區將設立三四所中小學作為試點,希望能為增強青少年體質提供一些調研數據和經驗。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