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來,遼寧省鐵嶺市西豐縣振興鎮中學申請住宿的學生越來越多,就連家住鎮里的學生也不例外。自從2012年11月29日該校成為遼寧省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試點校以后,學校食堂開始提供營養配餐,飯菜質量比家里還好,家長們都放心讓孩子住校了。
據介紹,西豐縣義務教育階段58所學校目前全部實行學校食堂供餐,全縣20875名中小學生在校每天中午都能吃上衛生、可口、健康、安全的營養餐。
西豐縣是省級貧困縣。學校食堂條件差、缺少餐廚、消毒設備、食品安全等問題一直是西豐縣學校食堂面臨的難題。自從營養改善計劃實施以來,該縣加大教育投入,以改善學校食堂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先期投資200余萬元,對部分學校食堂進行全面改造,使其達到營養餐開餐標準;又投資64萬余元,為農村學校增添食堂專用設備。加上國家的各項補貼,西豐縣一年改擴建學生食堂16所,總改擴建面積8780平方米。
據西豐縣教育局副局長朱寶兵介紹,全縣各學校嚴格按照學生營養餐標準,根據不同年齡段、不同季節,科學制定學生營養餐標準食譜,統一伙食標準,食譜每周5天不重樣,葷素搭配科學,重點增加對蛋白質和維生素營養的攝入量。
記者日前在西豐縣安民鎮中心小學學生食堂看到,中午11:30放學鈴聲剛剛響過,身穿白大褂的食堂工作人員就開始往不銹鋼餐桌上擺放餐盤、盛飯盛菜。接著,第一批就餐學生開始就餐。盡管屋外冰雪覆蓋,但學生們吃得小臉兒紅撲撲的。不銹鋼餐盤里是一飯三菜:大米飯、牛肉燉蘿卜、青椒土豆片、肉炒豆芽。這個“今日食譜”是全縣統一制定的。“不夠吃就去添啊。”工作人員不停地提醒快要吃完的學生。記者發現一個個子不高、眼睛大大的小女孩兒,一飯三菜吃得所剩無幾。她叫吳佳芯,今年上小學二年級。她告訴記者,原來自己挑食,在家時愛吃的就多吃,不愛吃的就一點兒不吃,現在很喜歡學校的營養餐。
自從學校中午提供營養餐后,西豐二中七年級學生黃奕博也在學校吃午飯了。她爸爸說,平時孩子愛吃肉,奶奶就天天給做肉,把孩子吃得虛胖,容易得病。在學校吃營養餐這一年來,孩子結實多了。
遼寧省自2012年11月29日啟動實施全省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該計劃首先在遼西北地區的彰武縣和西豐縣試點實施。按照省、市、縣4∶4∶2的比例,全省共投入3600萬元,為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每生每天補助3元。目前,兩縣有近6萬名學生受益。據介紹,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將在全省鋪開,惠及更多農村貧困學生。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