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99元買一份保險,中秋晚上看不到月亮,保險公司賠188元,這么一份奇怪的保險,竟然還真有人買。9月10日記者從銷售賞月險的保險公司了解到,因怕有人預報出中秋當晚的天氣,賞月險已經停止銷售,沈陽總計有34位市民投了保。
怕你看天氣預報
賞月險不賣了
上個月26日開始,淘寶保險頻道開始銷售一款叫“中秋賞月險”的保險,沈陽地區的市民可以花99元買一份保險,根據中國天氣網中秋當天18點發布的20點至次日2點的天氣信息進行評判,如果當時沈陽地區的天氣顯示為陰天或雨天,購買了保險的市民可以獲得188元的賠償。
9月10日,淘寶保險頻道已經查詢不到該險種,通過搜索“中秋賞月險”關鍵詞顯示,保險已停止銷售。對此,記者從推出賞月險的保險公司了解到,為了防止有人提前獲得中秋節當天的天氣預報,該險種從上周開始就停止銷售了。同時,保險公司表示,因擔心有人預測出中秋當晚的天氣,以及該險種為財產險兩個原因,買了賞月險之后就不能申請退保。
沈陽34人購買
有人認為是打賭
這么一款奇特的保險產品,沈陽市民還真有“嘗鮮”的。記者查詢到的數據顯示,26日該保險產品推出的第一天,就有一位市民下單投保。在停止銷售之前,沈陽市共有34人購買了賞月險。
“99塊錢不多,覺得挺有意思的一個保險,也就買了。如果中秋晚上能賞到月亮,心情挺好的;如果賞不到,也還能賺錢,不挺好的嘛。”10日,購買了賞月險的沈陽市民常先生這樣告訴記者。
不過,相對于這34位“嘗鮮”的,大多數市民認為這個保險不靠譜。“說是保險,但保的是啥呢,一點也不像保險,我感覺更像是打賭,賭中秋不能看到月亮。打賭贏了,拿一倍收益。”家住渾南新區的市民韓濤說。
也有市民動了心卻沒掏錢,在保險行業工作的苗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只有陰天下雨看不到月亮,保險公司才會賠償,但多云、有霧或霧霾等情況看不到月亮的幾率也挺大的,卻不在賠償范圍內。我仔細想了一下,能拿到保險公司賠付的可能性比較小。”
按過去20年數據算
賠付率僅20%
到底今年中秋晚上沈陽人能不能看到月亮?記者查詢了幾家天氣預報網站發現,確實已有機構能預測中9月19日晚上沈陽的天氣,但預測情況并不相同。
一家天氣網預報顯示,19日白天和晚上,沈陽地區都為陰天。但另外一家天氣網預報顯示,19日白天沈陽有零星陣雨,夜間晴轉多云。
“保險公司之所以敢做這款產品,是因掌握國內多個城市近20多年的氣象數據,采用提前概率的方法建立起風險模型。從總體上來看,陰雨天達到賠付條件的情況肯定是要低于不需要賠付的。”苗女士分析。
記者查詢到沈陽地區的氣象數據顯示:從1992年至2012年的20年中,沈陽僅有1994年和1997年,天氣預報顯示在中秋當晚為陰天或雨天;1992年和2011年沒有相應數據。也就是說,即便1992和2011年中秋晚都是陰雨天,過去20年賞月險的賠付率只有20%。
創新還是噱頭?
看你站在哪個角度
對于賞月險的出現,沈陽市保險行業協會財險部主任姜濤認為可從兩個層面來看待。
保險產品要遵循可保利益原則,其本質內容是要求投保人必須對投保的標的具有保險利益。表現在財產保險中,投保的財產標的在遭受危險事故時會對投保人造成經濟損失,保險產品起到風險補償的作用。如果從這個角度看,賞月險的出現,更像是一種營銷活動,為了制造噱頭。
但如果從創新的角度來說,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豐富,精神層面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開發一些與精神生活相關的保險是正常的。賞月險提出的對因賞不到月亮而產生精神損失進行保障,也沒有不妥之處。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