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狀被動創業多于主動創業
《2012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我國大學生畢業后選擇先就業的人數超過70%,在填寫就業意向時,32.2%的畢業生選擇行政事業單位、30.1%的人選擇大型國有企業。大多數創業者是因為沒有實現就業愿望或者就業崗位不理想而被動選擇創業的。在主動創業的人群中,又有很大一部分因為家庭反對、缺乏資金等問題沒有走到創業實體的那一步,這導致在已經實現創業的畢業生中被動創業的人占大多數。
遼寧省就業局創業處處長韓旭鑫說:“找工作,找個像公務員一樣有鐵飯碗的工作,仍然是目前絕大部分家長和學生的固有就業理念。而創業甚至被有些家庭認為是沒有工作的人才會走的、維持生計的最后一條路。不太豐滿的創業構架,還有比較盲目的年輕人受環境、生活壓力等原因所迫,只能選擇一些資金鏈短、見效快、市場成熟的政府推薦項目,缺乏創造性也往往遠離自身專業。這是我國創業青年中缺乏大師人才的重要原因之一。 ”
《報告》顯示,目前本科畢業生自主創業最多的是藝術設計專業,其次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外語、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等專業。高職高專畢業生自主創業最多的是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畢業生自主創業仍然主要集中在個人服務和銷售行業。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的資金主要來自父母、親友等,來自商業性風險投資和政府資助的比例仍然較小。不少大學生認為,創業的首要條件是“家庭條件寬裕”,其實大部分創業青年對于我國的創業政策缺乏了解。學校和相關機構也沒能對所有人提供一次細致的講解。
其實創業的啟動資金不一定非要伸手從父母要。雖然目前的融資條件不能完全滿足畢業生的創業需要,但政府貼息的小額擔保貸款等促進創業政策可在很大程度上幫他們一把。記者從省就業局了解到,根據我省創業優惠政策,大學生最多每人可以得到10萬元的無息貸款。但前提是貸款人必須找到合適的擔保人才能獲得批準。擔保人一般為有固定工作且收入達到一定數量的人,大部分貸款者很難找到這樣的擔保人,也提供不了像樣的抵押財產,因此停止了貸款的步伐。目前我省的創業工作開展比較好的城市是沈陽、大連。
記者從沈陽市皇姑區創業中心看到了一份就業項目推薦表,上面的30個創業項目分別為:小超市、中介、洗衣店、租賃服務、代保服務、配送服務、家用百貨等非專業技能型創業項目。這些項目能夠維持生計也易于經營,但是由于沒有專業性,很多高校畢業生不愿從事。 “如果想要開個超市,那么高中畢業就能去開了,我還辛苦供孩子讀大學有什么用?”一名大學生家長說。但是調查表明,大多數沒有明確目標的創業者最終還是選擇了這些項目。
教育教材里沒有的未知數
沈陽市皇姑區創業中心的聶老師說:“從目前的貸款案例來看,學習美術、音樂等藝術類學生創業更容易些,既不脫離專業,市場也相對成熟。即便這樣也不是任何一個人創業都順利、自給溫飽。因為創業所遇到的情況,大多是教材里沒有講過的未知數。 ”
2010年畢業的及祥如今已經是兩家分店的老總了,與他同時畢業卻選擇就業的同學相比,及祥的收入已經遠超過了多數工薪族。目前,他旗下的兩家分店年凈利潤都保持在20萬元以上。
及祥是魯迅美術學院的大學畢業生,畢業后他也找過工作,但最終沒能接到錄取通知。家境不富裕的他,也不能單靠賣自己的畫賺錢,無奈之下開始了創業之旅。
及祥是學油畫的,經過摸索他發現當時室內繪畫剛剛走紅,于是他就在鐵西區紅星美凱龍家具城的走廊里租了塊地方,邊賣畫邊接室內墻面定制畫的活。為了增加收入,及祥的工作室還招收小朋友學畫。及祥的初期啟動資金是從沈陽市皇姑區創業指導中心貸來的5萬元無息貸款。
及祥說:“一開始我只會畫畫,市場調查、租場地、談價格、找客戶、算賬、計劃時間這些技能都沒有,都是在實踐中一點點學出來的。現在看來在學校的時候其實是和專業圈結合最為緊密的時候,如果是早有創業打算的年輕人,應該有意識地了解關于這個領域的各種信息,包括市場,進貨、產品需求、自我營銷等方面,不是簡單學會專業就可以的。 ”
肖升教授說:“目前高校開設了一些創業輔導課程,老師們也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但是關于創業實踐還是涉及的比較少,紙上談兵的情況比較多。目前大多數學校仍然通過筆試來衡量學生成績的好壞,社會實踐科目并不多。即便商學院的學生其實也沒有做過生意,學的都是概念商業。至于其他專業的學生接觸商業的機會更少了。我認為創業經營狀況暫時不好,并不能代表創業失敗,創業者取得了難得的經驗,這比在教材上學到的知識還要寶貴。而且很多瓶頸堅持一下就會過去。 ”
遼寧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李東認為:“目前的學生從小學到大學一直生活在象牙塔內,傳統的觀念認為學術和金錢是兩條平行線。因此與國外的孩子相比,我國的孩子商業思維較少。巴菲特7歲就開始賣飼料給鄰居了。創業是靠綜合能力取勝的,而不僅僅是專業知識。因此擁有創業夢想的學生應該提前去了解自己想要從事的領域,做好充分的準備再去創業,而不是僅僅憑借熱忱盲目創業。 ”
項目“三無人群”創業成功率高
目前創業的大學畢業生主要分為幾類呢?這些天之驕子與普通創業者相比又有什么優勢呢?很多人覺得知識和創意應該是這些人才創業的優勢,但是共青團沈陽市委創業指導中心的統計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
據團市委創業部部長申亞東介紹:“目前創業的高校畢業生大致有三種情況:第一,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己認定的項目,但缺乏啟動資金和資源的畢業生。第二,是擁有自己的專利產品,希望通過專利創業的畢業生。第三,是無資金、無技術、無項目的‘三無’創業者,他們的想法是政府有什么項目他們就做什么項目。后期跟進數據顯示,這三類人中‘三無’人群的創業成功率最高,而專利人才的創業成功率最低。 ”
去年沈陽市農業大學的幾名畢業生拿著自主研發并已經成功申請專利的“沼氣燃氣爐”項目找到團市委,希望能申請創業貸款。但是團市委找到創業導師進行評估后,建議這幾位大學生,最好把專利賣給某個相對有經驗的生產廠家,或者找到有相關經驗的投資者與自己一起參股創業,而不要單獨創業。創業者覺得自己的專利賣給別人價格不會高,太可惜了,找別人參股自己就不能對企業有絕對的管理權,因此選擇單獨創業。堅持一年后,幾位大學生以失敗告終,就連專利產品也遭到仿制。
申亞東說:“這類專利人才往往對于產品技術很專業,但是要銷售這樣的產品,首先要找到生產廠家,其次要將新產品向農民進行推廣,得到市場認同。第三,是防止競爭對手仿制。第四,需要尋求強大的物流供應和售后服務。生產和推廣都需要有力的資金扶持和熬費一些時間才行。幾個大學生是農業專業畢業的,根本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他們的專利對于有經驗的生產廠家來說是極易被復制的,稍加改動就能生產出比專利更加好的產品。因此這幾位年輕的創業者會失敗是很自然的。 ”
同時申亞東又舉出一個例子,幾個文科專業的大學生想要創業,手里什么項目都沒有,便向他咨詢。團市委為他們推薦了目前市場已經非常成型的經營項目,他們只需要貸款后加盟經營即可。這幾位大學生由于對項目本身沒有要求,因此很快上手推薦項目,目前該項目的經營狀況依然良好。
沈陽師范大學物流專業畢業生徐佳楠介紹:“我和幾個同學一直想要開一家自己的物流公司,成為國內第二個順豐。我們連名字都取好了,但是到了創業導師那里,隨便問了幾個問題我們就招架不住了。我們手頭沒有客戶,那些比我們年紀大的快遞人員也不好管理。于是我們面臨的選擇是就業或者改變創業項目。我們不愿意放棄項目,決定先去物流公司體驗一下再來創業。 ”
事實雖如此,但問題也隨之而來,那就是什么才算成功創業?遼寧大學商學院教授肖升認為:“盡管盈利率很重要,但是成功的標準應該并不僅僅是存活。不能讓所有的高校畢業生全部做這些沒有優勢的社區項目或者簡單的加盟項目,這樣我國整體創業市場將很難開發藍海項目,市場將進入不良循環,最終大家都是受害者。自然不會有長遠發展的大企業出現,又怎么會有成功的創業企業家呢。 ”
建議心理錘煉勝于專業知識
創業與就業相比是先易后難。找工作雖然難但是只要找到了就可以一直做下去。創業則不一樣,找到一個項目難,堅持做下去更加不容易。就像著名企業家馬云所說:“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絕大多數人都死在明天晚上而看不到后天的太陽。 ”
2010年大學畢業的孫青曾經是懷揣創業夢想的青年。大學畢業那年他和兩個朋友看準早餐車項目,并在公交車站較集中的火車站開始銷售。孫青說:“當時覺得很多年輕人為了趕車上班,根本來不及吃早餐,只能在街邊買。我們開發的早餐是肯德基的形式卻是路邊攤的價格,一時很受歡迎。 ”孫青介紹:“當時生意不錯,一份早餐我們能賺2元錢,一個早上能賣出去好幾百份。最后打敗我們的不是虧損是我們自己。哥幾個覺得太辛苦了,早上3點起床熱食物,晚上做食物做到10點,白天不是在做飯就是去買菜上貨,也沒有休息日,什么都要自己動手,雇人做利潤就全沒了。我們的一個伙伴病倒了,父母也開始勸我們別做了。”最后孫青還是按父母的意思成為了一個事業單位的行政人員。
韓旭鑫說: “在創業的問題上,往往心理建設要重于專業知識。因為一個企業無論再小,在經營時也會遇見各種各樣的問題,在處理這些問題時不是單純依靠專業知識就可以的。更多的時候是遇到困難不屈服、不氣餒、不焦躁,這樣的心態很重要。對于一個涉世未深的孩子來說,他需要很強大的內心才能堅持下去,特別是在項目不景氣的時候能咬牙挺住并及時調整,這才是最重要的。 ”
2007年畢業的遼寧大學法學專業本科生張揚是創業勝利者,他所從事的項目是農資經營。只有1萬元成本的他,目前年銷售額已經超過 300萬元。張揚說:“我認為支撐我走到現在的不是技術、不是人脈,而是我的信念,堅定的信念。 ”上學時一次社會實踐讓張揚覺得農資銷售是個不錯的項目,便借錢創業。父母開始反對,沒有投過一分錢,還不停地勸他去上班。張揚覺得,自己認定的事情就要走下去,干出個結果。他說:“父母關能不能沖破是考驗創業者內心的第一回合。 ”
一次他上了8噸的貨,雇人卸貨一袋就要2塊錢,一噸25袋。為了省點錢張揚決定自己卸,肩膀都磨出血了。父親終于被感動了,找來人幫他卸貨,并說:“你這么有恒心,爸爸一定支持你。 ”
張揚說:“在我看來,創業是為了生存最難走的路,但卻是實現夢想最華麗的路。 ”
■背景提示
今年7月畢業的大學畢業生,多數出生在上世紀90年代,是首批走向社會的“90后”,但迎接他們的卻是“最難就業年”。就業壓力巨大使得畢業生紛紛調整就業方向,引發“自己當老板”的創業高峰。
創業熱情高漲但創業環境并不理想。調查顯示,我國大學畢業生創業成功率僅有2%,而美國畢業生的創業成功率可達20%。在全民創業的今天,為讓年輕的創業者少走彎路,本報采訪十余個部門,十余個創業者,推出“畢業啦,我們一起創業吧! ”系列報道。幫助擁有創業夢想的畢業生,尋找合適的創業之路。本期為系列報道第一篇。
據我國西部某大學最近的調查報告顯示,70%的大學畢業生對自主創業充滿期待,而創業后一年項目仍然運轉并且正常納稅的卻寥寥無幾。南方城市的創業情況好于北方,但仍難現比爾·蓋茨、喬布斯這樣享譽全球的創業大師。我省的整體情況與北方其他省份相比也不樂觀。以2012年的創業貸款發放狀況來看,我省發放的免息創業貸款總數約為14億元,內蒙古自治區的創業貸款發放總數約為70億元,是我省的近5倍。而我省與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區的創業差距就更加大了。如何扭轉創業現狀?如何培養創業大師?創業環境如何?創業瓶頸在哪?請看本期新聞調查。
■新聞鏈接
遼寧省鼓勵高校畢業生創業相關政策
為鼓勵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我省對高校畢業生創辦企業初期(2年內),按每戶每年8000元為限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附加和企業所得稅;對該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按實際招用人數每人每年4800元定額依次扣減其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附加和企業所得稅;減半征收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
我省規定,畢業2年以內的普通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的,要按有關規定,自其在工商部門首次注冊登記之日起3年內,免收管理類、登記類和證照類等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并對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優先給予科技專項資金支持。
對大學生和科技人員在高新技術領域實現自主創業的,每人最高可以得到10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 2008年以來新發放的小額擔保貸款的利率可在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貸款基準利率的基礎上上浮3個百分點,其中微利項目增加的利息由中央財政全額負擔。
對自主創業的高校畢業生,可憑借《自主創業證》享受政府優惠政策。申領《自主創業證》,須提供申請書、畢業證及復印件、身份證及復印件、就業報到證。一般情況下,在縣、區就業主管部門辦理《自主創業證》,工作時限為5個工作日;在市畢業生就業管理部門辦理,工作時限為3個工作日。
大學生創業注意事項
1.積極利用現有資源。對能幫你生存的項目,要優先考慮。
2.細致準備必不可少。融資、選項、選址、營銷等諸多方面一定要進行細致的準備。
3.盡量用足相關政策。
4.經商之道,以計為首。首先制訂全面系統、切實有效的經營策略和實施方案。
5.決策失誤時,不要對失誤過于敏感,你的失誤會帶來直接后果,首先要考慮如何解決。
6.不要被勝利沖昏頭腦。你第一步的成功全靠你的創意好、時機合適、運氣不錯和良好的業務關系。(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