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很多幼兒的一日三餐都由幼兒園“包辦”。昨日,市教育局、衛生局、食藥監局聯合頒布《成都市幼兒園膳食管理辦法》,對全市幼兒園(含托兒所、學前班等托幼機構)的食堂配餐、流程操作、收費管理等做了詳細規定,以保障在園嬰幼兒的膳食安全、衛生、營養和均衡
7“不”
不得以含乳飲料代替奶類;
不得提供含食品添加劑的飲料和含轉基因的食品;
不得以包、餃、糕、團、餅、酥、卷、條、飯、粥、饅頭、粽子、燒賣、蔬果凍等以外的食品代替點心;
不得提供糖果和油炸食品,盡量減少甜食;
不得制作豆漿、皮蛋、木薯、四季豆、野生菌、發芽土豆、含氰甙果仁、生食海產品等高風險食品和涼拌菜;
不得提供回鍋菜;
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劑。
進餐
每餐有湯菜每周內都不重樣
幼兒園要保證每天谷類薯類、動物性食物、豆類及制品、蔬果菌藻和純能量食物等食物的供應,并按照“同類互換、多種多樣”的原則調配每日膳食,做到每餐提供湯菜、每周內不提供重復菜品、每1~2周更換帶量食譜這三點。要盡量減少采購反季節蔬果。為保證新鮮,要實現蔬果肉類零庫存。在烹飪上,《辦法》建議中西餐結合,制作色、香、味、形適合嬰幼兒的餐點。
每餐進食20~30分鐘不得催食
《辦法》要求幼兒園原則上提供三餐兩點。早餐不得晚于8:30,嬰小班晚餐不得早于16:40、中大班晚餐不得早于17:00。餐前半小時不組織幼兒運動。每餐進食20~30分鐘,餐后休息10~15分鐘。不得催食、包食。
除肥胖、貧血、哮喘等患兒和有食物過敏史的嬰幼兒執行特殊喂養方案外,幼兒園應按需供餐。中、大班(或混齡班中4周歲以上)幼兒飯菜要分開盛放。
《辦法》還要求幼兒園至少每季度進行1次膳食調查和營養評估,至少每年開展1次營養監測,以指導家長科學喂養。
后勤
不得采購臨近保質期食品
《辦法》要求幼兒園建立食品追溯體系,查驗索取并留存供貨清單、采購清單等憑證。采購員不得采購超過或臨近保質期的食品。
幼兒園將安排2人以上專人提前試嘗食品。口感異常、口味偏重、未煮熟的食品將嚴禁送入班級。
食堂員工不得戴戒指發食品
幼兒園須按幼兒人數配齊食堂人員。每40~45名嬰幼兒至少配1名專職廚師。每園要配1名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并逐步配齊1名公共營養師或營養配餐員。所有從業人員都持證上崗。
食堂從業人員不得留長指甲、涂指甲油,或佩戴戒指等加工、分發食品。幼兒園要對食堂從業人員進行每日晨檢。一旦發現有發熱、腹瀉、皮膚傷口等病癥,要立即離開工作崗位,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崗。
配餐員雙手經過消毒后要戴上一次性手套、口罩,才能分發飯菜。
禁用圍裙擦餐飲具
《辦法》對餐飲具的使用也有規定。用抹布或圍裙等擦拭餐飲具等舉動被嚴格禁止。若使用消毒企業供應的餐飲具,要查驗其經營資質,索取消毒合格憑證。不得重復使用一次性的餐飲具,更不得使用國家明令淘汰使用的一次性發泡餐飲具等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餐飲具。
監督
家委會可抽查飯菜質量
《辦法》要求,幼兒園食堂一律實行自主經營,不得對外承包。所有幼兒園都要成立膳食管理領導小組,園長是第一責任人。家長委員會對食堂經費開支情況享有知情權、參與決策權、評價權、質詢權和監督權,可以每月不定期抽查食堂采購、飯菜質量等,定期聽取幼兒園膳食管理報告。
伙食費月結賬目定期公示
《辦法》規定,幼兒園須按實收取伙食費,并按月結算,全部足額用于嬰幼兒伙食支出。
幼兒園要在公告欄上,定期向家長公示經家委會簽審的信息,包括每周帶量食譜、食品來源和餐廚垃圾處理情況,每月公示伙食費收支賬目、采購對賬表及采購單據的復印件。期末還要公示本學期伙食費整體結算情況。伙食費調價通知要提前半年公示。
完善采購穩定飯菜價格質量
《辦法》提出要對采購制度進行完善,成都市將積極推進“農園對接”、優先采購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最大限度降低采購成本,穩定飯菜價格質量。成都市還將對幼兒園食堂進行督查。發現問題要限期整改。拒不整改或整改后仍不合格的幼兒園,將給予通報批評、降低等級、取消等級、吊銷證照等處理。
各方看法
幼兒園園長:餅干算點心嗎?
對于《辦法》規定不得以含乳飲料代替奶類,成華區艾毅幼兒園園長張麗深有同感。“雖然是含乳,但飲料畢竟是飲料。”張麗說,像果汁奶、花生奶都屬于含乳飲料,形態、口味多樣,所以很多孩子都喜歡,但是這些飲料當中奶的營養成分是不夠的,頂多是作為正餐的配點。
對于“不得以包、餃、糕、團、餅、酥、卷、條、飯、粥、饅頭、粽子、燒賣、蔬果凍等以外的食品代替點心”,張麗有點不解,“餅干算不算點心呢?”張麗說,孩子的胃容量有限,間餐的作用就是有點餓的時候墊墊肚子,太多淀粉類的主食反而會讓胃負擔重。
高新區一所幼兒園表示,他們以前要做豆漿給孩子喝,但個別幼兒園自制豆漿引發問題。“問題不在于豆漿本身,在于幼兒園的管理。”這位園長認為,其實需要做的是加強對幼兒園的監督。
市教育局:引導幼兒園提供天然膳食
據市教育局學前處相關負責人介紹,“不得制作涼拌菜”的原則是原來就有的,但不得用含乳飲料代替奶制品、不提供糖果和油炸食品,減少甜食等都是新規定。
“制定這些規定主要從幼兒的營養膳食角度來考慮的。比如,含乳飲料里面一般都有添加劑,對幼兒的健康可能不好。糖果和甜食也是如此。老師喜歡用糖果作為對幼兒的獎勵,從長遠來說,對孩子的身體健康、良好習慣的養成,不見得是件好事。”這位負責人表示,出臺規定是希望起到導向作用,希望幼兒園盡可能地給孩子提供天然的、無添加的膳食,“獎勵可以用水果,不一定非要用糖果。”
新聞背景
醞釀大半年 暑期還專題調研
“《辦法》適用于全市所有公、民辦幼兒園,包括托兒所、學前班等托幼機構。”市教育局學前處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年初就開始醞釀幼兒園膳食管理辦法。“教育、衛生、藥監幾個部門進行了大量的實地調研和文獻查閱。成都市政府在今年暑期也開展了學前教育專題調研,直接推動了文件的出臺。”這位負責人表示,“據我們了解,這也是目前全國最全面的針對幼兒園膳食的規范文件。”
編輯推薦:親子教育 入園信息 學前新聞 家長必讀 幼小銜接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