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金牛區正在建立“七大優質基礎教育集群” 統籌區域教育資源,同時,該區制定了《金牛區素質教育特色學校共同體發展實施方案》,構建起“素質教育特色學校共同體”,逐步實現區域優質教育的全覆蓋。今后,金牛居民無論家住金牛區的哪個方位,從幼兒園、小學到初中、高中,其子女都有機會享受到公平、優質的教育資源。
這一切,都得力于金牛區近年來大力提升涉農地區學校教育品質,通過特色學校建設,初步構筑起了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現代化區域教育體系。據了解,幾年來,該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學生,成就每一位教師”的教育發展理念,緊緊圍繞統籌城鄉發展和“五區金牛”戰略,夯實基礎,調整結構,優化布局,提升內涵,不斷提高區域教育均衡發展水平。
教育均衡體現了教育的公平性和普惠性。金牛區教育局局長肖劍書認為,教育均衡發展不是“平均發展”,也不是削峰填谷,而是各類學校因地制宜,開拓創新,辦出特色的均衡發展。均衡發展是一個相對的、動態的、逐步推進和發展的探索實踐過程。
近日,我們走進金牛區,充分感受到了該區近年來在推進涉農地區教育均衡發展中所做的努力,了解了他們行之有效的舉措。
舉措一 科學布局 改善涉農地區學校辦學條件
近年來,金牛區逐步加大了學校校點布局的科學規劃力度,科學布局學校校點。
金牛區按照基礎教育“以縣為主”的管理要求,圍繞統籌城鄉發展的戰略,2004年底就將涉農地區的24所中小學全部納入城市學校范疇,由區教育局直接管理。從2005年起,該區根據城市建設規劃和人口變化趨勢,科學調整中小學校布局,采取先易后難、分步實施的辦法,通過新建、改建、擴建等方式,大力實施涉農地區學校標準化建設和質量提升工程。
據介紹,對于校點布局規劃明確的地方,金牛區通過公建配套學校和新居工程配套學校建設,加大對薄弱學校整合的力度,消除相對薄弱學校,并通過學校文化建設等,提升學校教育品質;對于因城市建設規劃滯后、學校布點規劃不明確的地方——如天回轄區等,他們則采取靈活的態度,不等不靠,采取對原有學校進行過渡性改造的辦法,主動提升現有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盡力滿足市民子女接受優質教育的需求。據了解,2005-2009年,金牛區用于涉農學校新建、維修、改擴建投入的資金高達1.5億元,新增校舍面積7.7萬平方米,新增土地面積10.7萬平方米,并先后建成了天回實驗二小、行知小學、興盛小學、泉水小學、全興小學、單石橋小學、迎賓路小學、蜀西中學等10余所環境優美的學校,從而逐步改變了涉農地區學校布點分散、設施簡陋、規模小、效益低的面貌。
舉措二 信息技術 助推涉農地區學校快速發展
房子修好了,學校的教育教學設施設備還必須過硬。區教育局局長肖劍書認為,建設和發展涉農地區學校,不僅僅需要提升這些學校的硬件設施水平,更需要為涉農地區學校注入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按照“建設一所標準化配備一所”的原則,切實抓好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的均衡配置,財政預算教育技術裝備專項資金優先考慮涉農地區學校,通過教育信息化促進涉農地區學校快速發展。近年來,金牛區還實現了城鄉學校光纖上網“滿覆蓋”,師機比達到1.5:1,生機比達到10:1。今年,該區所有涉農地區中小學校均與城區學校一致,實現了“班班配備多媒體,校校有網絡教室”,初步呈現出學校設施現代化的水準。
現代信息技術極大地改變了涉農地區學校教師的學習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維方式,引起了教育思想、教育內容、教育手段和方法、教育模式的重大變革。在金牛涉農地區學校,師生可以通過網絡視頻參與城區名優學校的教學活動,教師可以通過網絡進行集體備課,向名優教師學習請教,教師的視野更加開闊、思想更加解放,教育手段更加多樣,教育內容更加豐富,促進了教師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舉措三 優化資源 建立涉農地區優質名校集群
在推動和加快涉農地區學校發展過程中,金牛區試行了建立“涉農地區優質名校集群”的方式,在全區域均衡布局名校教育資源,讓涉農學校“抱團發展”,共同推進學校教育品質。據了解,金牛區以改善辦學條件為基礎,以提高管理水平為重點,以提升教師素質為抓手,統籌配置全區教育資源,成立了13個區級名校教育集團,并通過輻射城區優質教育資源,不斷提升涉農地區教育教學水平。
比如,位于天回轄區川陜路側的天回實驗二小是由4所原村小組建而成的,2006年組建之初,金牛區教育局就遵循“統一管理、相對獨立、資源共享,各具特色”的原則,從區內名優學校——人北小學選派得力干部出任天回實驗二小校長。經過兩年的“傳、幫、帶”和兩校教師的互動交流,天回實驗二小得到了快速發展。2008年,天回實驗二小與人北小學管理“脫鉤”,成為獨立法人單位,如今該校已發展為天回轄區一所市民滿意的新名校。
去年5月,金牛實驗中學、茶店子小學、人北小學、石筍街小學建成了成都市級義務教育優質名校教育集團。這些名校集團通過緊密型、互動式等多種方式,與涉農地區學校合作與交流,將名優學校的辦學理念、管理經驗等向涉農地區學校輻射,促進相對薄弱的涉農地區學校在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學校管理、教學質量等方面得到快速發展。
肖劍書透露,隨著區域教育現代化步伐的不斷加快,該區今年又按照區域空間分布,全面啟動和打造“一環路西—沙灣”、“火車北站—人北”、“茶店子—營門口”、“國賓——金牛新城”、“九里提—錦西”、“華僑城—沙西線”、“川陜路—天回”七大優質基礎教育集群,并通過統籌區域教育資源,加大優質教育投入等,逐步實現區域優質教育的全覆蓋,力爭使居民無論家住金牛區的哪個方位,從幼兒園、小學到初中、高中,其子女都有機會享受到公平、優質的教育資源。
舉措四 健全機制 促進涉農地區教師專業成長
教師是實現教育均衡發展最核心、最重要的人力資源。金牛區在通過技術手段提升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同時,還注重激勵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不斷提高教師職業道德水平。據了解,該區積極探索教師“縣管校用”機制,推動城區內教師合理流動和互動交流。從2005年起,金牛區對涉農地區學校教師每月增發150元津貼;2009年,結合績效工資的實施,金牛區又設立了每人每月400元的涉農地區學校教師崗位津貼,并對到涉農地區學校和薄弱學校支教的教師每月補貼1000元生活費。與此同時,他們還在職稱評定、評優評先等方面,也加大向涉農學校和薄弱學校的傾斜力度,促進教師合理流動。
金牛區還采取“名優教師定點聯系學校制度”,要求城區特級教師、優秀教育專家定點指導涉農地區學校,以城區名校的“智力資源”幫助涉農地區學校發展。該區還通過“定點公開招聘教師”等方式充實涉農地區學校師資力量,三年來,金牛區選派到涉農學校的骨干教師、招聘的新教師和“特崗教師”達360名,占其新進教師總數的三分之二,基本解決了涉農學校臨時代課教師人數較多的問題。
對于新開辦的學校,金牛區采取有效措施配備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例如今年該區啟用的人北小學華僑城校區、錦西實驗外語小學新橋校區、茶店子小學南區,都分別納入了該區名優學校人北小學、錦西實驗外語小學、茶店子小學統一管理,從管理團隊、師資隊伍配備上就給這三所學校以較高的起點。
舉措五 內涵發展 打造涉農地區學校辦學特色
金牛區在利用名校優質教育資源進行“全面輻射”式集團發展的同時,今年還出臺了《金牛區素質教育特色學校共同體發展實施方案》,采取“單項輻射”的方式,通過22個特色項目的推進,構建起“素質教育特色學校共同體”。據介紹,“單項輻射”是金牛教育展開的一項全新嘗試,與以往“對口支援”不同,“單項輻射”強調集合相關學校最具優勢的項目,協調扶持涉農地區學校發展。也就是說,在“單項輻射”中,并非“傳統名校”的若干所“素質教育特色項目品牌學校”,各自以其最具特色和優勢的項目,幫助涉農地區學校發展。當然,名校當仁不讓地需要承擔更多的扶持義務。這樣的“單項輻射”有利于調動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充分發揮不同學校的特色優勢,通過博采眾長,“嫁接”和“引進”來自不同學校的“特色”,促進涉農地區學校特色發展。
金牛區按照“循序漸進,分步實施,優質引領,共同發展”的原則,在“單項輻射”中,以素質教育特色項目品牌學校為龍頭,建立了“素質教育特色學校共同體”。他們以特色項目建設為紐帶,采用“核心連鎖式”、“階梯共贏式”、“互動聯盟式”等多種運行機制,努力實現“校校有特色,生生有特長”,進而實現區域內素質教育優質資源“滿覆蓋”,最終實現區域素質教育水平顯著提升。比如,在“生命教育”項目中,錦西外國語實驗小學作為牽頭學校,采取“核心連鎖式”與府河小學、新橋小學合作共進。
舉措六 支管支教 促進民工子女學校提檔升級
作為金牛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民辦教育,金牛區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和幫扶,并通過“支管支教”幫助涉農民辦學校健康發展。據介紹,金牛區共有民辦中小學校17所,其中以接收進城務工就業人員子女為主的民辦學校10所。這部分學校大多地處涉農地區,不僅硬件設施不足、師資力量薄弱,管理也有待進一步規范,教育教學質量有待提高。然而,這類學校卻有較大的社會需求,生源一直比較充實。為促進涉農地區民辦學校提高辦學水平,金牛區按照“抓兩頭、促中間”的思路,將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統一管理、統一考核,通過政策和經費扶持,充分調動民辦學校的辦學積極性。
從2009年起,金牛區就設立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發展專項資金,由該區教育局籌集100萬元加大了對民辦學校的資金扶持力度。這一舉措增強了民辦學校舉辦者的信心,調動了民辦學校舉辦者的辦學積極性,帶動投資者投入更多的資金用于改善涉農民辦學校的辦學條件。同時,金牛區還對接收政府安排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民辦學校進行補貼——每接收1名小學生金牛區教育局每年補助學校900元,每接收1名初中生金牛區教育局每年補助學校1200元。
除了從資金上幫助,金牛區還開展“支管支教”扶持民辦學校的發展。今年,該區選派直屬學校的1名校級干部和10名中層干部到民辦學校擔任校長或副校長,且派出人員的經費全部由該區教育局承擔。為了幫助民辦學校的發展,金牛區教育黨工委還加大了民辦學校基層黨組織的建設力度,在民辦學校建黨支部,調動黨員的工作積極性,促進民辦學校健康發展。
與此同時,金牛區還加強對民辦學校的管理,對民辦學校改善辦學環境和條件、提高教師素質、提升教育質量、加強安全管理等工作進行專項督導評估,年終對評估為“星級”的民辦學校,政府給予一定補貼,并對區域內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發展有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予以獎勵;對“不合格”民辦學校則給予黃牌警告,不予補貼,并向社會公告。(信息來源:成都日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