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小孩出去玩,小孩卻走失了。這種事,每天都在柳州市區各大公共場所上演。據110統計,本月已接小孩走失報警71起,大部分是大人粗心大意所致。
轉個身妹妹不見了
7月24日,市民羅女士帶著3個女兒在柳州市龍城路某公交站等車。因二女兒吵著要喝水,羅便讓8歲的大女兒帶著兩歲半的小女兒在原地等候,自己帶著二女兒去買水。
幾分鐘后,羅買完水回到原地,卻不見小女兒。一問才知道,大女兒只是分了會兒神,回頭就不見了妹妹。
在市民的幫助下,焦急的羅在幾十米外一地攤處找到了小女兒。據攤販介紹,小家伙是追著一個氣球過來的,也說不清父母是誰,他只好將其留在攤邊。
71起小孩走失報警
近日,記者走訪柳州市各大商場、公園發現,暑假以來,小孩走失的事時有發生。
“我們商場平均每天都會接到一兩起因走失而要廣播尋人的事,最多時一個晚上就有4起。”步步高商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因為商場人多、樓層多、出口多,大人一不留神,好奇心強的小孩就有可能走失。
記者從柳州市公安局110報警服務臺獲悉,至24日,本月接到的因小孩走失而報警的電話共71起,都是10歲以下的兒童,走失的地點多為公園、廣場、超市、車站等公共場所,大部分是大人粗心大意,讓小孩暫時離開了視線。
人少處大人更粗心
步步高商場工作人員介紹,人多的時候,大人都知道比較容易丟孩子,都會讓小孩跟緊自己。人不多不少的時候,大人往往放松警惕,孩子就容易走散了。
相關人士分析,在以下幾種情形下,小孩比較容易走失:一、大人專心挑選東西,孩子被其他商品吸引,離開大人的視線范圍;二、在人多擁擠的場所,孩子和大人被人群擠散;三、在電梯口,孩子不敢下電梯,大人沒發現,自己下了電梯;四、在休息區,大人專注玩手機,讓小孩獨自玩耍。
提前教育至關重要
那么,平時該怎樣教育小孩,在走失后能保平安?
110工作人員建議,日常教育中,一定要讓小孩牢記父母的姓名、電話等信息,一旦孩子走失,能快速聯系上父母。教會孩子辨識,在走散后可向什么人求救。對于年齡太小或智障、聾啞兒童,家長可在其領口或袖角繡上孩子的名字;孩子走丟后,民警會在其身上尋找身份信息。帶孩子出門時,不要讓孩子離開視線范圍。一旦與孩子走散,一定要及時報警,準確向警方提供身份信息,同時發動周邊群眾尋找;在商場、車站等地方,可請求廣播尋人。
給兒童戴上綠手環
那么,有沒有一種辦法,既能讓孩子帶著身份信息,又不至于讓犯罪分子有機可乘呢?
12349防走失熱線推出的兒童綠手環,就解決了這一難題。兒童綠手環的外側有“緊急救助請致電12349”的字樣,內側有獨立編號,一個編號對應一個兒童。一旦兒童走失又無法表達家庭住址和聯系方式時,愛心人士可致電“12349”公益熱線,由工作人員憑編碼查詢到手環佩戴者的家庭信息。
據了解,目前,柳州市第二批1000枚兒童綠手環正在發放。手環適合2-7周歲的兒童佩戴,有需要的市民可帶上小孩的身份證號、家長或監護人的身份證原件,到柳州12349服務中心登記免費領取,地址在東環大道280號“居上好人家”14棟副樓殘疾人就業服務中心二樓。
據介紹,下一步,該中心將通過幼兒園等兒童較為集中的地方推廣綠手環。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