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城一學校“承包”農地 開設田園求真社團課
初中學校有社團課不稀奇,但從農民手中把田地“承包”過來,專門辟出一壟壟地讓學生種植瓜果蔬菜開展社團活動,這事肯定少見。從這學期開始,拱墅區的康橋中學就把這事做得有聲有色,300多平方米的農地上,學生開墾播種、澆水施肥,忙得不亦樂乎。
農地就在學校大門外,圍著白色的柵欄,里面一共分成文學掠影、科學探索、家用蔬菜、陽臺蔬菜、四季水果、五谷豐登、甜蜜果園、盆景造型、詩意荷塘等九個區塊,每個區塊對應一個社團,整個組成了學校的田園求真課堂體系。每周二下午3點鐘,是統一的社團活動時間,下課鈴聲一響,幾十個學生就帶著農具,興沖沖從教室出來,跑到各自的農地上干活了。教語文的干文嵐老師負責的是“文學掠影”區塊,之所以取這個名,因為該地塊種植的都是語文教材中出現過的花朵名。“這兩天我們主要種菊花,體會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過些天還要種紫藤蘿,出自宗璞的《瀑布》一文。”干老師開心地說,學生們勁頭十足,學習和種植的興趣都很大。
想出開辟這塊地的正是校長葛元鐘,他說,康橋中學雖然地處農村區塊,但這些農家孩子其實也已很少接觸農事,通過發揮地理優勢,開辟出這樣一塊田地,最關鍵的還是要讓孩子體會生活的快樂、生命的成長。“初中生活不應該是簡單枯燥的,而是應該豐富多彩的,通過這樣一塊地方的改造,讓孩子去發現和體會校園生活的多姿多彩。”
初一(4)班豐秀苗說,社團的這兩節課下來,明白了農民有多辛苦!“看似不大的工程,做起來卻很辛苦。如今的我們,只會抱怨作業太多,上課聽不懂,不想上學。但卻不知,我們這是在用現在的舒適換未來的艱辛。只有親身經歷實踐的人,才會懂得糧食的來之不易,才會更加珍惜現在所擁有的,所以不要抱怨生活。”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