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安縣不斷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教育網絡,傾力為未成年人書寫一道“愛的算式”,為孩子健康成長撐起一片純凈的藍天。最近,該縣被評為自治區2008-2010年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縣。
使用愛的“加法”增加未成年人的活動樂園。隆安縣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專項經費列入年度縣級財政經費預算,多方籌措資金,積極爭取項目,先后投資建成了縣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10個鄉鎮未成年人校外活動中心及城廂鎮震東村、旺中村、那桐鎮那門村、浪灣村和雁江鎮聯隆村5個鄉村未成年人校外活動樂園,形成縣、鄉、村三級未成年人校外活動中心的網絡。該縣還爭取各級資金添置了電腦、電視機、科普器材等活動設備,讓活動中心真正成為孩子們學習、游戲的樂園。
常用愛的“減法”筑起未成年人的安全屏障。隆安縣重點圍繞治理互聯網、網吧、熒屏聲頻和校園周邊環境4個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加強文化市場管理,凈化社會文化環境,減少網絡中不健康內容對未成年人的毒害,使網絡對未成年人的開放由“堵”變“疏”,把網絡變成一種了解信息、學習知識的渠道,成為一個共享現代文明的綠色家園。
善用愛的“乘法”豐富未成年人的文化生活。充分利用圖書館、文化館、流動舞臺和蝶城文化廣場等平臺開展讀書活動、技藝交流、文藝表演等活動,培養未成年人讀書習慣,陶冶情操。
運用愛的“除法”消除未成年人的成長煩惱。針對“留守孩子”品德行為偏差和心理障礙等問題,該縣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該縣舉辦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培訓班,為各校開設心理教育課提供師資。各校定期開展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活動,開設“留守學生”、“心靈驛站”等心理咨詢室,每天都有心理指導教師專門“坐診”,針對多數“留守學生”內心孤僻、苦悶、厭學、煩躁等心理,與他們個別談心、交流,進行心理咨詢、心理矯正,給予“留守孩子”更多的生活上和心理上的關注。同時定期組織關工委成員、“五老”志愿者、老干部等到各學校講課,縮小“留守孩子”與同齡人之間的心理距離,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讓“留守孩子”倍感社會大家庭的溫暖,自覺接受社會良好教育。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