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變幻多玄妙,病魔貧富均難料;西湖營養勝思邈,國民康健歡顏笑!”
這是浙江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王福俤教授寫給“西湖營養”的新年賀詩。
哦,對了,“西湖營養”是一個微信公眾號,創建于2013年11月27日,現有2000多粉絲,內容涉及營養健康和公共衛生領域的新發現、新知識、新理論。
“上面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基于專業科研論文或已論證的權威膳食指導,而且每一篇文章在發布前都要經過營養與代謝研究組專家的審核。”該學院院長助理、“西湖營養”副主編曹舒奮說。
王福俤教授主要從事微量元素營養代謝分子機制的基礎研究以及轉化醫學研究,是該領域國際著名專家。他曾多次提到他的夢想,就是將科學知識告知民眾。
新發現:黑豆補鐵補血效果好
黑色食品能補血?王教授的科研團隊,本是懷著求證民俗經驗的想法開展研究的。經過種種嘗試后,科學家發現,用打碎的黑豆皮喂小鼠,能夠讓貧血小鼠的癥狀得到明顯改變。
黑豆皮中藏著怎樣的提高鐵吸收的秘密?原來,人體的小腸、肝臟中有一種泵鐵蛋白,它會努力將食物中的鐵元素吸收到機體內,同時還會對人體廢棄的紅細胞等中的鐵元素進行回收利用。而人體肝臟內又有一位“鐵管家”,它會“叫停”泵鐵蛋白的工作,以防人體吸收過量的鐵元素。
該論文第一作者、研究生穆明道解釋,“鐵管家”是目前發現的鐵代謝調節中最關鍵的調節分子,而黑豆皮中的提取物恰能讓“鐵管家”不要過分活躍,讓泵鐵蛋白能夠安心、努力地為人體獲取鐵元素。
“目前治療缺鐵性貧血的手段主要靠補鐵,但補鐵就會刺激機體產生更多‘鐵管家’來抵制鐵吸收,難以獲得理想療效。”王福俤說,傳統治療手段其實屬于“治標不治本”,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尋找安全有效改善貧血的新策略,而這個新發現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突破口。此外,吃黑豆時不要把黑豆皮丟棄,因為有效成分大部分都是在黑豆皮中。
新認識:臭豆腐到底要不要吃?
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一看臭豆腐,到底該不該吃?
其實,國立臺灣師范大學和臺灣臺安醫院合作的研究表明臭豆腐可以作為S-雌馬酚有效的膳食來源,有助于緩解更年期的癥狀。
但是街邊的臭豆腐不安全,建議慎吃。不合格的臭豆腐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胺類物質。而胺類物質可與亞硝酸鹽作用,生成強致癌物:亞硝胺。亞硝酸鹽恰恰常被添加在香腸和臘肉中作為保色劑。所以,試想一下,當你吃一串臭豆腐,又咬一口炸火腿腸什么的,你的身體里會發生怎樣令人擔心的反應?所以,臭豆腐不能和火腿腸一起吃!
香港城市大學營養學博士、該院營養與代謝研究組的沈筱筠博士說,如果一定要吃臭豆腐,可以在吃完之后多吃一些新鮮蔬菜水果或者多喝茶,這些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可阻斷胺類物質可與亞硝酸鹽的作用,從而阻止亞硝胺的生成。
新知識:霧霾天該吃點什么
霧霾困擾著老百姓。如何從營養膳食角度預防霧霾對人體造成傷害?浙大公共衛生學院講師、美國耶魯大學博士趙璐亮出了六大法寶來預防和抵抗霧霾對人體造成的傷害。
一、充分飲水。建議成人每天水攝取量為2000-2500毫升。
二、補充維生素及微量元素。建議大家多喝檸檬片泡水。
三、不飽和脂肪酸。大蒜、洋蔥、大蔥、蘑菇、豆制品等蔬菜;甲魚及各種海魚;菜果、山楂、橘子;酸奶等。
四、潤肺食品。多食用梨、冰糖、銀耳、木耳、蓮子、百合、白蘿卜等食物。
五、低鹽飲食。
六、抗過敏食物。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