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全區30所高校的科研人員帶著技術來到天等縣,與農民“結對子”,舉辦了一場高校科技服務地方的大型科技活動。
天等縣是著名的指天椒之鄉。農民種出的指天椒除了能制成辣椒醬,還能有什么新出路?廣西大學的科研人員帶來了指天椒深加工提煉辣椒堿的技術。辣椒堿有鎮痛、殺菌消炎等作用,在醫學等方面有廣泛應用。科研人員將帶領當地農民把指天椒深加工的技術用起來。
種甘蔗的農民都有這樣的困惑:覺得自家的甘蔗含糖量高,本想賣個好價錢。可是收購商卻認為口說無憑,得用檢測數據說話。由于沒有相應的檢測設備,甘蔗只能按普通價錢賣出去。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帶來了他們研制的甘蔗糖含量計,它可以簡便、快捷地測出甘蔗的含糖量,農民用這個儀器就能掌握甘蔗的收割時間、品質和價格了。
在活動現場,農民還能通過電腦網絡連線自治區的農業專家,詢問種植、養殖上遇到的問題。天等屯的農就春老人生平第一次用電腦,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他在電腦攝像頭前坐下,戴上耳機,也像年輕人一樣玩起了網聊。他告訴記者,家里養了一頭牛,但是長得很慢,他想利用養牛致富,希望專家給他出出點子。
這樣的活動在廣西舉辦已經是第三年了,是由自治區教育廳、科技廳發起的,高校“三對”創新活動,即校企一對一科技合作、校市(縣、區)一對一科技幫扶、校行(行業、部門)一對一科技培訓。目的是讓高校依托重點學科和重點實驗室等高科技平臺及學術團隊,與市縣、企業等結為長期、穩定的“產學研合作對子”、“科技幫扶對子”、“科普服務對子”。
這次活動上,天等縣的五味特色產業(大肉姜、甘蔗、苦丁茶、指天椒、八角)和崇左市的“一黑一白”(錳礦和蔗糖)都與高校形成了技術合作和科技幫扶,并建立了長期的科技合作關系。
廣西中醫學院是這次活動的承辦高校,該學院黨委書記李民勝說,參加這樣的活動對高校來說也是受益的。因為現在高校里的不少科研人員都是埋頭搞研究,最后搞出來的成果根本沒有市場。這樣的活動能讓科研人員摸清楚基層的實際情況,明確研究方向,找到叫好又叫座的項目。這樣一個平臺,也為科研人員提供了更多的施展才華的機會。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