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本報刊發《“有米無鍋”山里娃難吃上營養午餐》報道后,引發廣泛關注。在當天的后續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我省多數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試點學校都碰到了無錢請廚師的問題。不過,有的試點縣農村學校將從公用經費中擠出一部分錢,用來聘請廚師。也有專家建議,學校可嘗試在當地聘請鐘點工來做飯。
貧困縣難承擔學校廚師工資
據介紹,目前,我省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試點縣共有17個,其中包括遂川、興國、樂安等,共有約90萬農村學生可享受標準為每生每天3元的營養膳食補助。
省教育廳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企業供餐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隱患,隨著試點地區學校食堂建設工程逐步完工,學校食堂供餐替代校外供餐是大勢所趨。然而,學校食堂供餐必須配足廚師,很多學校經費有限,只有向縣政府求助。
該負責人表示,縣一級政府是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行動主體和責任主體,但是我省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試點縣多為貧困縣,以每100個學生配1名廚師計算,90萬學生需要9000名廚師。“每位廚師每月工資按1000元來算,17個縣每月須額外支付900萬元廚師工資,很多縣無力承擔。”
專家建議在當地聘請鐘點工做飯
記者采訪發現,為使學生能從吃得上、吃得飽向吃得好、吃得安全過渡,多所學校校長希望膳食補助能完整體現在午餐上,食堂因此被寄予厚望。作為我省17個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試點縣之一,樂安縣目前有50%的農村小學采用學校食堂供餐模式。
“因為縣里沒有額外的資金撥付,現在很多學校廚師的工資都是從公用經費里擠出來的。”樂安縣營養辦負責人稱,食堂問題解決后,廚師工資成為營養改善計劃的關鍵。
對此,江西省社科院農村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尹小健認為,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實施不僅需要政府的幫助,還需要學校的努力和家長的支持,試點學校可以嘗試在當地聘請鐘點工來食堂做飯,如此產生的工資費用將低于聘請全職廚師。“學校公用經費如果不夠,可以從學生營養膳食補助中提取一小部分。”尹小健說,廚師的服務費屬營養午餐的一部分,所以這一做法并不違背“讓每一分錢都吃進學生肚子里”這一初衷。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