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部分大學生還處在“上課的時候‘癱瘓’在課桌上,不上課的時候‘癱瘓’在被窩里”的狀態時,江西的高校校園興起了一股清新的“晨讀風”,走在江西財經大學,大學生活動中心、蛟湖廣場、晚思廣場、沁園、晨讀廣場、東西湖邊等地方,經常能看到學生俯頭晨讀的情形。如今,財大的晨讀由個體改為組團閱讀,“晨讀風暴”再度升級。
24日,記者走訪了南昌其他幾所高校,發現除江西財經大學之外,江西師范大學、南昌大學等高校的晨讀也蔚然成風,在大學生中激起新一輪的晨讀熱情。
晨讀讀出新花樣
江西財大:社團組織下的集體閱讀
趙瓊是江財人文學院大二學生,“大一下學期開始,我找了3位同學,組成閱讀小組,開始讀書。”趙瓊說。每天6時40分到7時40分,我們都會在麥廬園校區大學生活動中心讀書。“讀著讀著就找到樂趣了。”她笑著說。
單兵作戰難持久,晨讀效率低,既然如此,為什么不組織一個團體引導大家朗讀呢?經過一番考慮,今年10月,江西財經大學英語協會會長王晨等骨干率先決定,在自愿的基礎上,組織一個由社團內部的成員組成的晨讀小組進行晨讀。
通知剛一下發,各部門“部委”都躍躍欲試。“我們不是強制性的,通知發出去了,后面的事情就靠他們自己了,但是沒想到效果這么好。”他高興地說,在通知下發后,各“部委”積極參加。學習部有來自各個專業的20多名同學,大部分都參加了晨讀。
現在,每天早晨6點半開始到8點上課之前,在財大蛟橋園蛟湖邊的小廣場上,或是南區大學生活動中心,隔老遠就能聽到響亮的朗讀聲,六七十名學生圍成一個大圈,在領讀的帶領下整齊地讀英語,他們朝氣蓬勃、精神飽滿的狀態常常博得路人贊揚的目光,也激勵了很多大一大二的學弟學妹們,紛紛表示“要加強學習,不再睡懶覺”。
江西師范大學:“國學晨誦”呼喚傳統文化回歸
在江西師范大學的晨讀大軍中,有一個特殊的群體,那就是免費師范生學院的學生們。根據免費師范生養成教育方案,從2013年10月初開始,在老師的帶領下,全體免費師范生堅持每日晨讀,其中每周三清晨6∶30~7∶00為集體晨誦國學。
陳冰云來自吉安,今年剛滿19歲,是免費師范學院中文系大一的學生。“我學的是漢語言文學,我最享受的是每天清晨一個半小時的晨誦時間,有專業的教授帶領,朗讀的都是古典文學,《四書五經》、《弟子規》等等,有的篇目教授會以唱的形式教學生,我從中學到了很多,也更加熱愛中國的傳統文化。”
南昌大學:各學院可以“選修”晨讀項目
在南昌大學,晨讀的方式更加豐富多彩。在讀書社提議下,學工處通過研究決定,根據每個學院的特色點來安排晨讀,每個學院可以根據自己的特色和學生們的興趣愛好自己來選擇晨讀的內容。周一到周五,讀書社會隨機選擇3天派學生干部去每個學院抽查,以督促同學們堅持晨讀。
記者在《2012~2013年度南昌大學晨讀晨練特色點安排表》上看到,每周的周一到周五7∶00~7∶30是每個學院的晨讀時間,內容包括晨讀和晨練兩項。以人文學院為例,晨讀項目有國學經典朗讀與背誦、瘋狂英語角,晨練的內容有武術長拳、健美操、排舞等。生命科學與食品工程學院更有趣,他們在早晨選擇了趣味健身:呼啦圈、跳繩、橡皮筋、毽子、拉力器、啞鈴,同學們在歡快的游戲中開始了充滿活力的一天。
該不該晨讀?
有人說,現今的大學生都是“上課的時候‘癱瘓’在課桌上,不上課的時候‘癱瘓’在被窩里”的狀態,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記者發現,面對高校的晨讀風,小伙伴們的意見迥然不同。
正方:黃金時段應自覺晨讀
一些同學由衷地贊同晨讀,網友“校園用戶2410353045”認為:“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應自勉,歲月不饒人。感謝晨跑,雖然我沒法跑步,卻讓我早起晨讀,使我不至于浪費早上的寶貴時間!”
網友“我年少的輕狂”認為,“每一次晨跑晨讀,都讓我有一個早睡早起的理由。至少沒像以前那樣晚睡晚起了吧。”
黃灝璇是江西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的學生,她參加了社團組織的晨讀,“我們的晨讀由英語口語好的學長學姐指導和領讀,從音標發音等基礎性知識學起,再熟悉單詞的讀法,連讀和爆破都有涉及。這些知識以前從沒聽老師講到過,現在學到了,感覺這個晨讀挺有意義的。早晨是一天的黃金時段,我要自覺利用起來。”黃灝璇說。
反方:晨讀不一定人人適合
面對晨讀,也有很多人持反對意見。網友“一臨2011級”認為沒有必要晨讀,“新出的晨讀晨練文件沒有可操作性。理由:1.大學生是成人,上課外的時間應該由自己支配;2.考勤時間定在7點到7點半,夏天學生起床早,難道要機械性地等待點到?”
學生早起讀書本來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然而在一些高校中,卻鮮見大學生晨讀的身影。記者發現,因為天氣差、事情多、效率低、晚睡晚起等諸多因素而放棄晨讀,在一些同學中很常見。
小李是一名85后,今年畢業于江西師范大學地理學專業,目前已走上科研類工作崗位。對于晨讀,他有自己的想法:“我很喜歡閱讀,但我認為每個人可以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時間段來閱讀,晨讀不一定人人適合。”
重拾早讀傳統,方式因人而異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大學生群體目前有一個令人擔憂的現狀,除了睡眠不規律,還有如缺乏體育鍛煉、上網時間過長、飲食不科學、心理壓力大等,大學生群體逐漸遠離科學的生活習慣和學習方式,是造成晨讀這一傳統的學習方式逐漸“沒落”的原因。
江西財經大學網絡信息管理辦公室主任匡琳表示,“首先,晨讀有很多好處,如可以使記憶力得到鍛煉及提高、理解能力和智力水平得到提高、培養良好學習生活習慣、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加強文字功底、增強自信心等。然而如今的大學生由于普遍出現一個了令人擔憂的現象,如晚睡晚起、作息不規律,一些學生對本民族的優秀文化缺乏了解,人文素養和中文水準都有待提高。
“我希望進一步推廣晨讀,晨讀在一定程度上寄寓了‘勤儉、刻苦、上進、自強’等美德,是自古以來就有的優良學習傳統,但晨讀方式可以因人而異,學生可以自行安排和分配閱讀的時間,但這一優秀的傳統在任何時候都不能丟。”匡老師說道。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