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好大,好漂亮,設施先進,能在這樣現代化的校園里學習感覺很舒心。”開學之始,剛搬進新校舍的金砂灣學校初一五班同學鄒靈至高興地說。新學期開學,湖口縣工業園區學校——金砂灣學校新校舍建成并投入使用。漂亮的校舍,完善的教育教學設施,活潑可愛的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歡快的笑聲更使新校園充滿生機和活力。
近年來,該縣不斷引進外來企業,開發工業園區,促進了經濟的快速發展。然而,隨著落戶企業增多,城鎮化步伐加快,大量學生入城就讀,“大班”“超大班”現象日益突出,縣城學校教育資源明顯不足,教育均衡發展面臨嚴峻挑戰。為此,該縣按照“整合老城區、拓展新城區、開發工業區、提升中心鄉(鎮)教育區”的發展思路,努力構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新平臺。
科學規劃,整合老城區教育資源。在新城區建設第二小學,在縣第一小學二部的基礎上組建縣第四小學,對縣第一小學的學生進行“分流”。并著手加快第一幼兒園改擴建規劃,提升第一幼兒園的辦學條件和水平。
相比老城區的整合,湖口新城區的拓展顯得更為“大手筆”。615畝的規劃用地,7個建設項目,在新城區的規劃圖中十分醒目。湖口縣第二小學、新城幼兒園、縣特殊教育學校、縣職教中心、縣青少年活動中心已相繼建成;第四小學,原有的三里小學也在完善配套建設中;高中階段原有的湖口中學、湖口二中都在進行配套建設。
工業園區是湖口縣經濟發展的支柱,短短幾年,金砂灣和銀砂灣工業園區的產業工人已達到2萬余人。為了解決這些產業工人子女的上學難題,縣政府在工業園區專門辟出40畝教育用地,投資6000萬元建成九年一貫制學校——金砂灣學校。該縣還成功簽約一家上海福利幼兒園,投資3000萬元建設金砂灣幼兒園,前期各項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對各中心鄉鎮,湖口縣因地制宜,采取“建、改、擴”的方式,提升其均衡性。計劃用3年時間,新建均橋集鎮初中,擴建流泗中學,改建職高。農村鄉鎮四至六年級的小學生集中到中心小學,各村小學只開設一至三年級,并利用空置校舍,集中力量發展學前教育。加大資金投入,通過實施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投入270萬元改造校舍2350平方米;通過長效機制投入219.4萬元改造D級危房1710平方米;通過中小學校工程投入523萬元,新建各類校舍5000平方米,極大改善了全縣各學校辦學條件。湖口也因此被省教育廳評為“全省薄弱學校改造項目工作先進集體”。
在建設教育園區的同時,該縣更加注重管理和配套,一方面通過綠色通道選拔招聘優秀畢業生到園區中小學任教;另一方面整合全縣師資力量,選調骨干教師充實園區教師隊伍,使教育園區師資得到充分保障;對教育園區堅持高起點配套教學設施,新建中小學都建有塑膠跑道和風雨球場,縣第二小學、金砂灣學校每間教室都配備了電子白板系統。新城文化館、圖書館和藝術中心等,可供新城教育園區的師生進行課外活動和配套教學,豐富教育內涵。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