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我們也有了自己的圖書館。”不久前,浙江杭州長興縣藍天民工子弟學校六(1)班學生徐皖晴通過電話興奮地對記者說。自這個學期學校建起圖書館以來,每天中午只要有空,這位來自安徽的小女孩都要去坐一坐,看上幾頁書。2011年,浙江民工子弟學校共獲圖書22萬冊。
記者13日從浙江省教育廳了解到,2011年秋季開始的浙江省第二輪“書香校園”工程,不僅為普通中小學配送圖書,還把民工子弟學校也納入了配送范圍。
為解決農村中小學校普遍存在的圖書數量少、種類單一、書籍陳舊等問題,讓農村學生能多讀書、讀好書,全面提高綜合素質,浙江省政府從2007年開始在該省范圍內實施農村中小學書香校園工程,按照每年生均5元的標準,給學校專項補助。第一輪工程從2007年至2010年,該省財政共投入專項經費近6000萬元,共為近3000所農村中小學校配備圖書近600萬冊。
浙江省教育技術中心主任施建國告訴記者,第一輪書香校園工程實施下來非常成功,有效帶動了全省中小學校圖書館建設工作。為此,浙江省里決定實施第二輪書香校園工程。
值得一提的是,新一輪工程還將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學校納入了配送范圍,涉及民工子弟學校335所,30.2萬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將因此受益。截至目前,2011年的配送工作已經全部完成,其配送優質圖書220萬冊,其中民工子弟學校22萬冊,占總數的十分之一。
王磊是藍天民工子弟學校的副校長,他表示,得知民工子弟學校2011年首次被納入到“書香校園”工程,學校師生非常興奮。整個暑期,他們都忙著籌建圖書館。面積雖不大,只有50多個平方米,但布置得卻很溫馨。王磊說:“按照省財政每學年生均5元的標準,學校總共拿到了3500多元的購書款。用這筆錢,他們為學校購置了500多冊圖書,再加上社會捐贈以及自籌資金購買的,如今這個新建的學校圖書館也有了3300多冊館藏圖書。有了書,辦學已有9個年頭的藍天民工子弟學校終于開出了像樣的閱讀課。”
由于民工子弟學校較多,杭州蕭山區是此次工程擴面的最大受益者,共有26所學校的24770名外來務工子弟受益。友誼學校和育英實驗學校是蕭山區比較大的兩所民工子弟學校,2011年兩校合計得到配送圖書1776冊。有了這些圖書,兩所學校開展了讀書成長冊、班級圖書柜、紅領巾廣播站等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育英實驗學校還在常規閱讀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優勢,設立了網上閱讀平臺,通過網絡擴大學生閱讀面,實現跨時空互動。
施建國介紹,新一輪書香校園工程將通過5年的努力,進一步優化浙江省校園圖書結構,實現校校建好圖書館(室)。同時,為適應數字時代的閱讀變化,工程還將開發建設“書香浙江”網絡平臺。屆時,一個集數字圖書資源、讀書成果展示、經驗交流以及網絡公共閱讀等功能于一體的數字信息平臺將呈現在我省師生面前。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