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西省各地在加快學前教育發展的同時,積極推進幼兒園教育改革。但是,由于應試教育和社會上一些不良宣傳的影響,當前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現象日益突出,損害了幼兒的身心健康。為規范辦園行為,防止和糾正“小學化”現象,省、市教育管理部門近日相繼出臺新規,要求幼兒園今后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不得給幼兒布置家庭作業等,切實保障幼兒健康快樂成長。
●現象
幼兒園小朋友普遍要學識字算術
新余的晶晶在媽媽帶領下參加了某知名小學的摸底測試,她的表現令人驚訝,不僅會20以內的加減法,還會認100多個漢字,其中還有個別較為復雜的漢字。對此,晶晶媽媽認為,當初選擇讓晶晶讀民辦幼兒園是選對了,因為孩子一進幼兒園就開始識字,現在能讀繪本了。可身為南昌一高校教授的晶晶舅舅李先生第一反應卻是:“真不知道應該高興還是悲哀。”
記者采訪發現,各地中小型民辦幼兒園大多無法得到有效監督,普遍存在“小學化”傾向,有的民辦幼兒園在中班階段就對幼兒進行識字、寫字和數學加減法教學,甚至學習50以內的不進退位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退位加減法。
晶晶就曾被幼兒教師布置過這樣的家庭作業:背誦6首古詩,復習書寫漢字,還有多道算術題。李教授感慨地說:“應試教育已經滲透進幼兒園,幼兒教育和小學教育沒有本質區別了。”
●分析
幼兒園盲目迎合家長導致“小學化”嚴重
從新余學院(前身為新余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畢業后,小袁成為當地一所民辦幼兒園幼兒教師。最初,小袁按照自己的所學,設計了詳細的活動方案并付諸實施。可剛上兩周課,就被家長投訴了。原來,家長從孩子口中得知,在幼兒園只是跟著老師玩,而不是學識字和算術。有位家長甚至氣憤地找到園長說:“你們不換教師,我們就換一家幼兒園。”迫于無奈,園長只得要求小袁適當縮減游戲內容,增加識字和算術。
想起當初的境況,小袁至今還覺得委屈,但她始終堅定地認為:“這樣做違背了幼兒教育規律。學習應該是孩子的自然成長需要被滿足的過程,而不是心靈被知識塞滿的過程。”
說起類似遭遇,當地一位民辦幼兒園園長無奈地說,沒有公辦幼兒園的辦學經驗可以借鑒,所以辦園方向完全就是為了迎合家長。對此,李教授也認為,家長們平常津津樂道的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其實很容易導致孩子厭學,幼兒教育最大的失敗,就是過分“小學化”。
●對策
我省出臺新規整治“小學化”
為了糾正目前幼兒教育“小學化”趨向越來越嚴重的問題,我省特別出臺了最新規定。記者從江西省教育廳了解到,我省要求幼兒園(含學前班,下同)要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科學制訂保教工作計劃。要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靈活運用集體、小組和個別活動等多種形式,鍛煉幼兒強健的體魄,激發探究欲望與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品德與行為習慣。嚴禁幼兒園提前教授小學教育內容。幼兒園不得以舉辦興趣班、特長班和實驗班為名進行各種提前學習和強化訓練活動,不得給幼兒布置家庭作業。
幼兒園不得要求家長統一購買各種幼兒教材、讀物和教輔材料;要嚴格控制班額,不得違反國家相關規定超額編班,堅決糾正大班額現象。嚴格執行義務教育招生政策,嚴禁一切形式的小學入學考試。各地要定期對“小學化”現象進行專項檢查,對違反規定的,責令其限期整改。設立家長舉報電話,加強社會監督。
此外,南昌市各級教育部門近期將迅速組織所轄幼兒園(院)和小學進行一次全面的自查自糾和督導檢查,對違反相關規定的,予以限期整改。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