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的校服,潔白的運動鞋,29日,從四川大英縣流浪到長沙市救助管理站的小李別提多高興。08年,長沙救助管理站推出規范化的類學校教育,為流浪兒童營造“溫馨家園”。
穿戴整齊歡聲笑語
29日下午,記者在該兒保中心看見,10多名穿著統一校服的流浪兒正在上課,從不時發出的陣陣笑聲可以感受到,這些遠離親人的流浪兒在這里過得很開心。
雷鋒超市、心理咨詢室、電腦教室……兒保中心內,設施一應俱全。“這是我第一次接觸電腦。”從四川大英縣農村流浪到長沙的小李在電腦前興奮不已。10天后,家人將接她回家。在手工制作室,流浪兒學制的陶藝作品惟妙惟肖。“好玩,原來沒這么玩過。”流浪女孩小曾俏皮地說。因父母離異,08年7歲多的小曾一路賣藝,從郴州流浪到長沙,在該救助站快1個月了。
專家教授義務上課
在兒保中心多功能教室墻上,張貼著一張特殊的課程表。說特殊,是因為心理咨詢、法制教育課比較多。“中心為流浪兒童提供類學校教育,有利于這些特殊兒童健康地回歸社會。”兒保中心負責人肖正才如是說。
過去,流浪兒進入救助管理站后,只能得到看電視、看圖書等簡單服務。目前,該救助管理站推出人性化服務之舉,推出規范化的類學校教育,從星期一至星期天,每天上午、下午各開設一堂課,由城區高校的義工學生和老師負責授課。目前,已有100多名高校的義工和救助站簽訂協議,為流浪兒童義務授課,其中不乏專家教授。
月生活費提高至405元
“流浪兒是社會弱勢群體,我們應該關注并給予關心。”長沙市救助管理站站長黃智謀頗有感受。
08年,該站收留人員中,接受救助的流浪兒童已達1057人次,站內每天基本保持約20名流浪兒童,其中不少來自外省,這些兒童在站內一次最短的要呆3天,最長的達半年之久。黃智謀說,現在來救助站的流浪兒童,主要是自己來和警方或社會熱心人士送過來的,也有救助站工作人員勸導過來的。
目前,救助管理站對流浪兒童設立專門的食堂,伙食實現提標,生活費由08年年初每人每月260元提高到現在的405元。黃智謀也呼吁社會多關注流浪兒童,給這些特殊人群更多的關愛。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