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在采訪中發現,“心理委員”班干部開始出現在云南省一些高等院校的班級中,他們主要負責班內同學的心理狀況上報和心理咨詢等工作。
貴陽學院的所有班級的班委會都增添了“心理委員”,與班長、團支書、學習委員等一起構成了班級干部集體,專門負責對全班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行摸底,并協助學校心理咨詢室做好大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每個月心理委員要對該班同學的心理狀況上報到心理咨詢室。
該校心理咨詢室老師姚小燕稱,目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備受社會關注,大學生的就業、情感、性等方面都會出現一定的心理問題,僅靠咨詢室的老師不能徹底了解和掌握學生狀況,心理輔導面不廣。“設置心理委員后,可以隨時了解學生心理動態,構建網絡式溝通平臺。”姚小燕說,當心理委員的學生需要有開朗、樂觀的性格,有較強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善于與人溝通。
據介紹,該校心理咨詢將對每班推選的心理委員做心理咨詢技巧、工作職責等方面的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正式展開工作,每個學期將會對心理委員進行考核,優秀者將會獲得一定的精神和物質獎勵。
據了解,目前,在貴州大學、貴州民族學院等高校班級也有類似的班干。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