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寫入了黨的十八大報告中,作為教育工作者,不僅感到激動,也備受振奮。”11月30日,在學習十八大精神中央宣講團與西藏高校師生座談會上,西藏大學教師時勝勛如是說。
當日,來自西藏自治區多所高校師生代表在拉薩參加了此次座談會。會上,中央宣講團成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沈春耀從多角度闡述和解釋了十八大報告內容。同時,部分教師和在校大學生也發表了對學習十八大報告后的看法和心得。
談及十八大報告中所強調的“著力提高教育質量,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提法,時勝勛說,新世紀以來,國家為了推進高等教育大眾化,進行了高校擴招、升格、并校等外延式發展。而中國的大學目前正處在一個階段性的質變階段,民族高校因此也面臨著如何保持健康持續發展的問題。
時勝勛認為,整個中國尤其是民族地區的高等教育,迫切需要注重質量和效益提升的內涵式發展。“提高教育質量是內涵式發展的核心任務,而民族地區高校今后最核心最緊迫的任務是從規模擴張轉到質量提升上。”
拉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教師張越友說,十八大報告中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而民族地區高校更是擔負著如何實現本地區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重任。
張越友認為,十八大報告提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因此,各地區高校更要發揮好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等功能,堅定不移地走以提升質量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道路。
座談會上,西藏大學學生旦增林孫說,作為土生土長的藏族學生,從小接受了免費的義務教育,又如愿來到了夢想中的大學。在西藏自治區提出西藏籍大學生實現全就業的目標后,切實感到了國家對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的大力支持。
“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將有利于提高大學生自身素質。”旦增林孫堅信,在高標準的教育模式下,自己和其他同學都將會為西藏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