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呀……同學們,你們聽,誰能告訴我這是什么聲音呢?”12日,有“廈門海拔最高學府”之稱的同安區白交祠小學二年級的小朋友與遠在40公里外的陽翟小學二年級的同學們迎來了一堂美妙的音樂課。通過“教育云”遠程同步課堂,9歲的楊媛媛和其他4位同學第一次聽到了海鷗的聲音。白交祠小學也從此改寫了沒有音樂課的歷史。
作為蓮花中心小學的一個教學點,白交祠小學只有兩個年級共11名學生、2名教師。12日,在陽翟小學盧晶晶老師的引導下,課堂上不僅有視覺的、聽覺的享受,更主要的是她還不時和白交祠小學的小朋友進行提問、表演、一起畫出由聲音想象到的圖像等互動。這讓白交祠小學學生第一次和城區的孩子一樣享受了音樂盛宴。
“盧老師鋼琴彈得很好,我很喜歡。”楊媛媛說。雖然有些緊張,但新接觸的音樂課讓她感到格外高興。
蓮花中心小學校長葉特愉說,“云教育”借助現代通信設備可以讓不同地區不同學校的孩子共享優質教育資源,是促進教育均衡的重要舉措。“這次最先嘗試音樂課,今后美術、思想品德等課程也將陸續展開。”
今年3月,廈門市信息化局聯合同安區政府、中國電信廈門分公司聯手打造的“教育云”試點項目在陽翟小學啟動,白交祠小學是同安區第一所偏遠小學試點項目。
同安區教育局副局長吳永紅說,“教育云”項目還將在其他中小學陸續開展,大力推行“三通兩平臺”建設,即逐漸實現寬度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人人通,進一步完善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以及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
“通過這個項目,不僅可以實現城鄉師生互動,還有利于家長和學校的互動。隨著技術的進一步完善,家長也能夠在第一時間了解到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和行蹤。”吳永紅說。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