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太原市召開義務教育階段教學質量分析會。會上,教育專家指出,目前太原市義務教育取得了明顯的進步。2011年太原市義務教育階段的重點將是進一步推進均衡發展,強調面向全體,面向每一個學生的教育。
初中之間日趨均衡 學生間差距在拉大
據市教育局基教處處長顧埃榮介紹,從2010年中考成績來分析,太原市初中教育發展逐漸均衡,但是學生間成績的差距卻在逐步拉大。2010年,全市共有213所初中學校的43063人參加考試,全市總均分為474.37分。雖然總均分不低,但是學生之間的差距拉大。數據顯示,630分以上的考生共851名,分布在全市81所學校。600分以上的考生共7271名,分布在180所普通中學,占到全市初中學校的90%多。其中晉源區姚村中學的一名考生成績為670分,與全市最高分678分的差距并不明顯。這些都能反映出,高分考生分布越來越廣。
同時,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在全市有13277名學生未達到全市的平均分數474分。部分學校單純抓質量,抓升學率,而忽視對于全體學生的教育,導致學生之間分化嚴重。
初中義務教育沒有實現均衡發展,與小學階段的基礎沒有打好有關。市教科研中心副主任錢學峰提供的數據,在2010年秋季開學舉行的初一新生摸底考試中,考試成績和去年相比,及格率下降,低分段學生人數增多。錢學峰說:"當然,這個成績并不能代表學生的真實水平。因為這個成績是作為三年后發展性評價的起點數據,個別縣區和學校為了三年后好交賬,人為降低此次考試成績,有一個學校20多個考場學生都沒有寫作文。但是我們必須看到學生的差距拉開也是事實。"
部分學校擅自招生 學生非正常流動人數多
顧埃榮介紹,近幾年,有部分學校在招生過程中,私下考察學生成績,亂挖已經分配到其他學校的學生。他以2007年的數據為例,當年公辦初中報到率平均為72%,最低的學校只有8%。這也就是說,每100個教育局統一分配初中學位的學生中,就有28個不到分配學校報到。而個別學校,計劃招生100個,只有8個學生到校報到。同時,在三年學習中學生的流動率還高達31%。這樣造成了優質初中學生過多,班容量大。而薄弱學校招生不足,師資、教室等教育資源的浪費。
為此,市教育局局長馬兆興在會上激動地說:"教育是什么,不是單純抓幾個尖子生,而是要對每一個學生的未來負責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培養尖子生重要得多。普及,規范,均衡,質量這幾個要素都是義務教育工作的重點,而絕對不能單純追求質量而放棄其他。"
更關注整體 關注學困生
市教科研中心提出了"關注學困生,落實保底"的教學要求,今后將把"學困生幫輔"作為小學教學管理的考評項目,要求全市各小學校要面向全體,因材施教,加強個別輔導,尤其要制定學困生的幫輔計劃、措施,幫輔要見效果。到2015年,全市小學生的學業成績合格率要達到90%以上。
今后太原市將進一步規范招生工作,嚴格控制學生流失和非正常流動,規范優質小學的入學門檻。建立全市的學生電子檔案,加強學籍管理,實行嚴格的流失問責制度。各級各類義務教育學校必須均衡編辦,規范辦學。對于不按規定均衡編辦的學校,教育局將提建議撤換校長,停止下年度招生的措施。深化小學每周一日無作業制度,堅決貫徹落實義務教育階段節假日不得補課的制度,嚴禁公辦學校拒絕接收政府分配的學生。
另外,在昨天的分析會上,太原二十九中,太原外語科技中學等16所學校因為教育教學質量優秀受到表彰。這些學校在學生流失率低、教學成績提高快、合格率高、總均分增加多、校長聽課多、師生獲獎情況多等方面成績明顯。從此次表彰顯示,教育主管部門已經將更多精力放在加強教學管理,推進學校均衡發展,關注全體學生進步,加強教師備課上課等環節上來。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