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誰“偷”走了我的一萬元錢
8月25日一大早,畢業于延吉市第一中學的劉戀坐上了前往四平的火車。今年高考之后,她被四平一所大學錄取。臨行前,關于生活費該帶多少,父母有些拿不定主意。考慮到新生入學,開銷可能會比較大,擔心存少了,讓孩子奔波受委屈,可存太多也不合適,因為劉戀長這么大,還是第一次獨立支配數千元錢。征求了她的意見后,揣著10000元,劉戀出發了。
從8月25日開始,各高校陸續迎來了新生報到。全新的大學獨立生活,讓孩子們充滿了好奇。第一次離開了父母的視線,第一次在自己的賬戶里發現了一筆“巨款”,然而大學新生們,你們能管理好這筆錢嗎?
案例 萬元巨款一周就見底
昨日,在學校獨自生活近一周的劉戀撥通了父母的電話。與前幾次表達思念的主題不同,女孩這次電話的主要內容就是要錢。因為一周前賬戶內的萬元巨款已經基本見底。那么,這筆錢究竟是怎么花出去的呢?按照她的描述,整理了這樣一份花銷詳單:
學費:5200元
寢室費:2400元
教材費:1500元
伙食費:120元(早餐:2.5元左右;午餐:素的3.5元左右,葷的4—7元;晚餐:跟午飯一樣)
電話費:20元
文具用品:200元
零食:40元
買衣服:98元
團體活動:100元(寢室湊份子)
由此,萬元巨款在一周之后,變成了322元。如果單從生活費的角度,劉戀一周的花銷為920元,這并不算多。
數據 長春大學生月均花銷超市民
按照國家統計局長春調查隊了解到的數據,長春調查隊近日對長春大學等長春市部分高校100余名學生進行了個人消費調查。調查數據顯示,3月—7月(下學期),學生人均消費達5107元。由此,可以計算得出,在長大學生月均消費達1021.4元。這還未計算學費、住宿費等主要支出。如果以人均每學期5000元學費、住宿及學雜費用為標準,則在長大學生月均消費達到2021.4元。
按照調查中掌握的情況,下半年在長高校學生的消費水平會繼續提升。“9月—10月是學生購買電腦等電子產品的高峰期。入冬后蔬菜價格會有所上漲,學生日常餐飲支出也會隨之增加。冬季長春氣候寒冷,許多學生會添置羽絨服等冬裝。”另外,圣誕和元旦兩大節日在年輕學生中的分量較重,學生在此期間的娛樂消費要遠遠超過平時。
而按照調查隊公布的數字,2012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2292.48元,月均只有1024元。
老師觀點 每月600元—1000元足夠
像劉戀一樣,大學新生在面對自己人生第一筆巨款時的興奮,估計在大學生活一周之后,已經消磨得所剩無幾。可是學生的生活真的需要如此大的支出嗎?
“每月給孩子600元—1000元的生活費,足以滿足孩子的日常消費需求。超過這個標準,就會給孩子亂花錢制造機會。”此前,東北師大教師教育研究院副院長孔凡哲教授在接受采訪時,根據東北三省高校經濟及消費水平給出了這樣一個標準。
“開學第一個月生活用品支出可能多一些,家長可多給300元—500元。以后每月800元—1000元的生活費標準在大學里能維持一個中等偏上的消費水平。”多位接受采訪的大學老師均這樣表示。
專家建議 “財商教育”應納學生課程
對于同樣的問題,駐長某外埠銀行大客戶部經理李女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實際上大學生在消費領域還沒有達到“自制力和自覺度”,很多同學看見好玩的東西,不管實用價值如何,心血來潮就會買下來。而這就反映出“財商教育”的滯后。
另外,她建議說,大學生首先學會最基本的存款,存款方式如果選擇正確,還能成為積累財富的好辦法。 據了解,目前長春市的高校均與各大商業銀行有合作關系,新生還沒報到,一張銀行卡就已經連同錄取通知書一起發到了學生手中。由此,最基本的方式對于每一個學子來說都是“手到擒來”。
而在存款的同時,她建議,信用卡一般都有50天的免息期,家長可辦理一張主卡,將孩子的卡變成附卡,大學生可以嘗試用信用卡來替代現金進行一些支付活動。而家長也可以以此了解孩子的日常消費情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用卡習慣。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