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青少年生命教育的規模化開展僅有幾年的時間,目前還沒有形成完備的科學體系,也還未能在全國中小學中有規劃地大面積開展。近期,記者在長春參加了全國生命教育論壇暨15省市工作聯席會議,這是生命教育機構首次在地方省份召開的全國生命教育的隆重盛會,體現了全國生命教育界同仁對我省開展生命教育情況的充分認可。日前,記者就我省生命教育研究與實踐的開展情況,采訪了省教育科學院生命與安全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秘書長,生命教育專家王野川先生。
王野川秘書長說,我省真正意義上的生命教育研究,始于2008年省教育科學院生命與安全教育研究中心的成立,中心成立后,開展了國家和省級一系列生命與安全教育的重要課題研究,取得了“十一五”期間的一大批實踐性研究成果,打造出一些全國生命教育研究與實踐領域的先進典范。省內近百所“中小學生命與安全教育研究”實驗基地校的教育實踐,為我省“十二五”生命教育的持續化探索和經驗推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08年,長春地區中小學開設了生命教育課程,這是全國較為完善地設立此項課程的10個省市之一。長春市教育局非常重視,由應急辦公室牽頭,教育局劃撥專款為我省60萬中小學生編印出版了教材并免費發放,此外還開展了每年一屆的生命教育專職任課教師業務培訓活動,為區域性中小學校生命教育的優質開展,提供了新的操作途徑和示范。經過多年的不斷探索和努力,省教育廳被評定為全國目前僅有的兩個省廳級生命教育“突出貢獻單位”,東北師大附中初中部被授予全國第一所生命教育重點實驗基地學校,長春市朝陽區教育科學研究所被授予2010年度全國生命教育惟一“優秀教育科研機構”。我省正在跨入全國生命教育先進省區的行列,盡管還需要更多地加緊建設,但已經為我省“十二五”期間乃至更長遠未來的教育規劃和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談到生命教育的范疇,王野川秘書長說,這方面知識需要普及一下,因為許多人把“生命教育”等同于“安全教育”,這是不正確的。事實上,安全教育只是生命教育中幾大主要內容之一,而生命教育的廣博天地,則是所有人文生命的健康生長而非僅為自然生命的安全保護。生命教育貴在通過生理、心理、社會意義三個方面,教育青少年學生尊重與珍愛自己、他人乃至所有自然生物的生命,科學理解生命意義,創造有益的、有價值的生命;它不僅要教育孩子愉快完成學生生命的健康成長,更要教育學生完善對未來生命的保護與升華。
“作為全國惟一的省級生命教育研究機構的負責人,您對我省生命教育的未來有怎樣的展望與設想?”當記者向王野川秘書長提出這個問題時,他說,“十二五”期間乃至更長的時段里,我們的主要任務是要建設、完善具有吉林特色的生命與安全教育系統工程,辦讓人民滿意放心、讓孩子的生命健康發展的教育,把我省的中小學建成“最安全并能獲得終生安全能力”的學校。要建設完善的國家和省級雙線教育科學規劃項目研究體系,計劃在全省中小學中,科學建立、合理分布400—500個國家級和省級“生命與安全教育研究實驗基地學校”,以安全教育為生命教育的研究主線,利用2至3年時間,深化生命教育的豐富內涵,逐漸將其滲透到學科教學及課內外活動中,形成一大批高質量、可推廣的實踐化研究成果,讓全省中小學廣泛借鑒、所有中小學生普遍受益;生命教育在學校的開展,不是類似“安全教育周(月)”的一項短期活動,它需要有固定的開展時間和內容,需要設立專項的教學課程。只有讓生命教育在本地區的開展有了教學上的載體,才能使得學校生命教育的大樹蔥郁常青;另外,生命教育是一個新興的教育學科,培訓工作必須先行。中小學校管理人員、專業課及學科教師、班主任的初期培訓,計劃在2011年和2012兩年內分批、分類別進行。從生命本質的認知、學校的安全管理、學生的現狀分析、施教的主體內容、教材的靈活運用、教學的技巧、課程的設計、案例的選擇、教學課件的制作、教學活動的組織、家校的有效互動等方面,進行完整有序、簡潔適用、形式多樣的系統培訓,并在此基礎上為專職任課教師提供更深層次的進修平臺,進而打造出一支懂得科學規律、掌握教育技能、過得硬的管理隊伍和教師隊伍,讓學校的生命教育真正有效地落到實處。
王野川秘書長最后強調,政府指導、學校推進、社會支持、家庭配合,建立符合省情、科學有效的生命教育運轉機制是做好生命教育的關鍵。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