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小強是吉林省一名剛剛走上教學崗位的“新人”,對于教學,一切還都停留在摸索階段,沒有經驗,沒有方法,對學生的認知也不夠,就在他一籌莫展的時候,主題教研把他領進了課堂教學的大門。“主題教研促使我不斷讀書,從中我總結出了許多有效方法,講起課來也得心應手了。”他不禁感慨,“我真正嘗到了教研的甜頭。”
據吉林省教育學院副院長張德利介紹,2007年,吉林省提出了主題教研構想,試圖營造出利于全省農村教師發展的外部環境,利用教師相互影響的群體作用,激活教師發展的內驅力,引領廣大教師走自我主動發展的道路。
3年來,吉林省近100所學校、3萬多名教師參與了主題教研實驗,在全省掀起了主題教研之風,有效促進了農村教師的專業化成長。近來,主題教研也逐步輻射到全國各地,河北、山東、內蒙古、云南、河南、安徽等地的學校也紛紛開展了主題教研活動,還有不少學校專程到吉林省的主題教研基地校考察和學習。
主題教研的倡導者李元昌教授告訴記者,主題教研是借用科研的流程,研究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實現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每個教師根據自己的情況研究一個題目,在研究中都要經過挖掘主題、論證主題、查找資料、計劃填表、課堂探索、反思總結、集體會診等過程,在這些過程中,教師們都會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進步和提高,并實現群體發展。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德惠市的各所實驗校,每個教研組都有共同的主題,每個教師都承擔著一個分題。當主題教研到了真刀真槍階段,團體的拉動力便顯現出來。團體當中既有一種凝聚力,教師之間的相互影響又形成一種向前的拉力。年輕教師都出了成績,一些老教師的內心也受到了極大的觸動。于是,教師們的內驅力被激活了,紛紛開始行動起來,由被動轉為主動,由消極變為積極,形成了眾人劃槳開大船、同舟共濟向前進的局面。
吉林省在開展主題教研的過程中,總結出了多種主題教研的形式,鼓勵實驗的縣區和基地校個性化和多樣化發展,力爭主題教研符合教師發展的規律和教學實際。有的學校在主題教研活動中提出學校發展的大主題,各學科教研組圍繞學校的大主題提出學科的教研主題,每個教師又根據學科的教研主題提出自己研究的小主題。這樣,學校的校本教研、校本科研、校本培訓不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而且向著科學化、系列化和有效化方向發展。
吉林省教育學院黨委書記秦磊說,主題教研是群眾性的師培活動,意在為全員提高教師素質開辟一條新的途徑。今后,主題教研活動還將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堅持下去,把工作落實到每個教師的主動發展上。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