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暑假,大學生短期支教活動十分火熱,然而社會卻對此褒貶不一。昨天,武昌理工學院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大多數受訪者認為,支教者應該滿懷愛心和責任,不能為完成任務而流于形式。
此次調查涉對象包括武漢大學、武漢紡織大學、湖北第二師范、武昌理工學院等9所高校的學生。
“支教地區一般都地處偏遠,大學生過去支教可以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將外面的世界更加生動和形象地描繪給受教地區的學生,讓他們從小就有了一種努力的目標。”武昌理工學院物流1202班韓杉杉說:“受教地區的孩子,有很多都是留守兒童,我們過去支教可以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樣照顧他們,陪伴他們度過暑期時光,讓他們感受到更多的社會的溫暖。”
大學生短期支教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對于“你認為支教可能存在的問題”這一調查題,近七成受訪者認為大學生短期支教與受教學生接觸時間短,對于接受支教學生起不到明顯的效果。
還有部分人對參加短期支教大學生的動機有一定的質疑,認為有些學生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而流于形式,對被支教地區的正常生活也會帶來一定的影響。
“大學生短期支教本身就是一種奉獻社會的活動,如果沒有愛心及責任心也就失去了這類活動的最根本的意義了。”湖北第二師范大二學生陳蓉說道。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的熊丹告訴記者:“每個人參加短期支教都會有自己的理由,只要態度認真,真心實意地幫助支教地區的孩子,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做好自己的支教活動,我覺得這樣就夠了。”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