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校車”擠滿了小朋友。記者陳亮 攝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位于東湖高新開發區的武漢市光谷第一小學附近,每天早晚有很多的“黑車”接送學生。記者暗訪后了解到,由于該校距離公交站點較遠,孩子出行不便,一些有車的家長就擔當起了“臨時校車”的角色,這些車大多經自行改造,7人座的狹小空間內塞進10多個孩子,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家長們擔心之余更多的是無奈,希望相關部門能拿出有效措施,緩解孩子們的出行難。
我孩子一直在坐“臨時校車”
3月17 日,一位網名為“青瑤寶貝”媽媽在“家長100”論壇發帖,稱女兒所在的東湖高新區光谷一小,學校一直沒有校車。由于自己工作忙,根本不可能做到每天接送,而且上學路上也沒有合適的公交,所以包括她在內的很多家長,不得已選擇拼車。
她在帖中透露,每天上學、放學時段,校門口就會聚集十幾輛“臨時校車”。這些車大多是由7人座的面包車改裝而成,有的司機為了承載更多的孩子,在車里特意加了塊木板,每天孩子們擠在車里幾乎不能動彈,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帖子的最后,這位媽媽道出了心中的糾結:“在校車情況得到解決之前,我的孩子必須還得這樣坐下去,關于安全,我們只能希望司機的責任心強一些,祈盼車輛永遠平平穩穩。”
7座車內塞了10個學生
3月19日早上8時許,記者來到武漢市光谷第一小學,此時,校門口聚集了眾多送孩子上學的私家車。在擁擠的車流和人群中,絡繹不絕的面包車顯得格外引人注意:司機打開車門后,車里的孩子蜂擁下車,跑進學校。
8時10分許,記者看到,一輛五菱微面停在了路邊,足有10個孩子從車里出來。
難拒鄰居要求
下午,記者以家長身份上前搭訕一位約50歲的男司機。他姓羅,住關西小區,正準備接孫子回家。
羅先生說,自己孫子讀四年級,每天下午4點20分左右放學,應小區鄰居“要求”,在接送自家孩子的同時,順道當起了“臨時校車”的司機,每個孩子每月收200元,能掙點油錢,何樂而不為。
為了方便接送孩子,他特意將車子進行了改造,能容納10~15個孩子,與正規的校車很相似。他說,每天都會對車子進行清理和通風。
“臨時校車”曾出過事
下午4點多,20余輛面包車陸續開來,等孩子放學。4點30分,放學了,孩子們走出校門。
孩子們找到各自的“校車”后,熟練地爬上車,找位子坐下,很快就坐滿一輛車。
“我再也不敢讓孩子坐黑校車了”,家住萬科的陳女士說。去年8月份的某天,為了趕時間返回搶第二趟,女兒所搭乘的“臨時校車”急速行駛時,不小心撞在馬路沿上,造成該車的保險杠完全損壞,所幸沒有孩子受傷。
“有需求就有供應”,陳女士表示,因為交通不便,這種車會越來越多,如果取締了,家長又沒有時間接送孩子。
探訪中,記者采訪了眾多家長,他們既反對,又表示無奈。
公交“微循環”或能緩解
據此,記者聯系到光谷第一小學,相關負責人說,每天放學后校方負責把學生送到校門口,等學生家長來接。至于學生如何回家,是由父母自行接送,還是以其他方式,學校不便干預。
武漢市公共客運交通管理辦相關工作人員透露,目前,正在全市搜尋公交“空白”區域,針對沒有公交過往的小區、學校、道路延長線等位置,制定最佳線路,公交“微循環”或將解燃眉之急。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