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義務教育”是一種擔當
12年義務教育的提出,不僅僅是“教育圖強”意識的顯現,更是一種責任,一種擔當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將12年免費義務教育列為“十二五”規劃中的重要內容,先行者為州府所在地吉首市。
9年義務教育剛從城市普及到農村,而經濟并不發達的湘西探索12年免費義務教育,使湘西高中生享受到免費教育的實惠,體現了政府的責任擔當與民本情懷。
湘西自治州地處偏遠,境內少數民族聚居,是國家“西部大開發”的重點扶持地區。雖說湘西的12年免費教育模式與東莞石排25年、陜西吳起15年免費教育模式尚有差距,但是對于經濟欠發達的湘西來說,這種重視教育發展的思路具有導向意義。它將幫助那些家庭貧困卻又渴望知識的孩子更順利地邁入知識殿堂。這對于普及全民教育、實現教育公平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凡教育之風濃郁之地,亦多為政興人和之鄉。正如吉首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嘉慧所言:“小地方也要辦大教育,雖然財政力量有限,但是教育為本,只有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發展教育,為經濟社會提供人才支撐,吉首市乃至湘西地區才能更好地發展起來。”
重教勸學,為國之本;敬賢育才,為政之先。湘西這偏遠地區探索12年義務教育模式,不僅僅是“教育圖強”意識的顯現,更體現了一種責任和擔當。解決困難群眾上學難、上學貴的問題,讓教育回歸公益本質,一直是公眾期待的民生問題。
湘西探索12年免費教育模式的所有努力,體現出政府公共財政的民生情懷,將樹立起負責任政府的形象。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