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長沙一批重點工程開工竣工。教育方面,有長沙投資14億元建成的職業教育基地交付使用;交通方面,南北站遷建工程竣工驗收在即,同時,長沙武廣片區內兩條重要道路湘府東路、川河路同時開工建設,預計明年底將竣工通車;另外,將打造成市民休閑游樂去處的西湖文化園項目建設大幕已悄然開啟。這些重點工程的建設都不同程度地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本報對這些項目進行全方位報道。
“在這里,我們能實現過去想都不敢想的職業教育理想。”皮膚曬得黝黑的長沙市財經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校長肖建軍因學校搬遷幾天沒有合眼,但談起新校區的未來,又像打了一針強心劑,頓時精神抖擻。
位于湖南環保科技產業園的長沙職業教育基地,28日正式竣工并交付使用。不論規模,還是業內影響,堪稱一座“職教城”。長沙市投資14億余元,在此用地1103畝(不含學生后勤生活配套用地)。這座城里,容納有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長沙市財經職業中專、長沙市美術學校、長沙市電子工業學校、長沙鐵路職業中專、長沙信息職業技術學校、長沙商業職業技術學校和長沙汽車工業學校(原長沙市機電職業中專)等8所院校,八校都是長沙乃至湖南職教界的名校,在校生規模2.8萬人。
選址湖南的未來 教產完美結合
長沙職業教育基地選址在雨花區洞井鎮湖南環保科技產業園區域內,幾年前這里還是一片荒山,隨著長株潭城市群獲批“兩型社會”實驗區,這里頓成一片熱土。湖南環保科技產業園位于長沙市東南,長株潭兩型社會試驗區的心臟地帶,緊貼長沙市三環線,京珠高速公路橫貫南北,圭白路、振華路、環保大道等交通干線交錯園區,交通成網,輻射多元。長株潭兩型社會建設改革試驗區行政中心及示范項目已正式落戶園區,是湖南的未來中心。
園區已引進曉光科技、比亞迪、湖南中煙總部、長沙國際企業中心等90多家符合兩型社會要求的企業及項目。長沙職業教育基地選址于此,正是著眼于湖南環保科技產業園的有利位置和兩型產業的定位。市教育局局長彭新認為,園區的蓬勃發展必將有利于學校與園區合作的深度開展,一方面園區企業為學校提供實習實訓基地、操作實踐的指導教師、用工趨勢與信息;另一方面學校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培訓及人力資源和智力支持。園區與職教基地將形成良性互動的雙贏發展格局,并將向整個長株潭兩型社會建設改革試驗區輻射。
專業學區建設 從低小弱變身高大強
對照教育部頒發的《中等職業學校設置標準(試行)》,辦學特色鮮明的長沙職教在辦學條件方面存在差距。尤其是市屬公辦職業學校大多處在老城區,實驗實訓條件落后,設備設施簡陋,占地面積和建筑面積也嚴重不足,影響和制約了學校發展。
彭新說,“如果各自為政分校建設,則可能造成資源浪費和重復建設。因此,全面加強整體規劃,統籌發展,加快建設職業教育基地、綜合開發,實現資源共享,是節省建設投資、提高投資效益的有效途徑。”
過去硬件條件的先天不足曾制約長沙職教的發展。全市雖有13所國家級重點職校。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