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從武漢大學研究生院獲悉,有200余名無經費、無課題、無成果的博士生導師將“下崗”。今后,該校博導崗位數將控制在800~900個。
校方說,此前有媒體報道武漢大學有500余博導“下課”,數字不實。
據介紹,從2008年起,武漢大學博士生招生規模基本穩定在1550人左右,全校有1300余名博導,而每個導師平均只能帶一兩名博士生。“理工類的一些院系,有的博導手上有好幾個上千萬的項目,但沒有足夠的博士生來協助他們搞科研,而法學院這樣的文科類院系,博士生導師很多,但文科類項目的經費要遠低于理工科。因此,這次讓200余名‘三無’博導‘下崗’,實際上是在合理配置資源,讓更多有項目的博導,得到更多的博士生協助。”該校研究生院相關負責人說。
“下崗”后的博導去哪兒了?該負責人介紹:“主要是給學生授課,有的也會做一些10萬左右的小項目,但今年不能招收博士生了。”據悉,明年,這些“下崗”了的博導還可以通過競爭方式上崗,主要考察五個因素:科研成果、科研項目、培養質量、學科實力與師資力量、生源狀況。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