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作業不再是學校下發的“冷冰冰”兩三本練習冊,這個冬季,武漢不少老師給寒假作業“升溫”:讓學生們學會感恩、養成好習慣、藝體美全面發展、減免作業、品讀課外書……老師們布置的寒假作業不再千篇一律,個性寒假作業精彩紛呈。
期末報告冊里附貼一張“寒假作業小報”,這是漢陽區五里墩小學六年級(1)班班主任韓琳每年假期必做的溫馨提醒。而2012年寒假作業小報,讓全班學生都興奮了。
學生申皓賾說,以前在家做過簡單的家務事,但是父母從來不讓自己洗衣做飯,這是一次非常有意思的嘗試,很期待。
學生林聰一旁補充說:“這一次我要把平時要求媽媽給我做的菜做給她吃,番茄炒雞蛋和糖醋排骨,給爸爸媽媽洗衣服,在QQ上給班上同學拜年,讀魯迅的書籍……”
韓琳老師說,考慮到是畢業年級,特地要求學生為自己的小學畢業設計自己的奮斗藍圖,制作成一張精美的小卡片。在布置作業時,也是盡量避免書面文字作業,讓學生們玩、學、提高相結合。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自我意識極強。布置感恩作業,讓他們做些“需要努力學習”才能做到的家務事,更能鍛煉他們的生活能力。
娛樂作業
模仿一臺春晚節目
“春晚啊,看得多,但是從來沒想過要模仿呢。”昨天,漢陽新區一校(初中部),七年級(2)班的28個同學聽到班主任楊晶布置的寒假作業,大呼意外。
“意外是意外,但是還是很期待的。”學生張智潔說,看到這個作業,首先就想到了2011年春晚上的魔術表演。
與張智潔不同,彭志威最感興趣的是拍一張全家福的照片這一項。“記憶里和父母一起的照片很少,全家福就更沒有了……”彭志威說,2012年打算要求父母到照相館和自己合照一張。
除了模仿春晚節目,照一張全家福,看一本好書,鞏固眼保健操、廣播體操,作為數學老師的楊晶還要求班上的學生準備一則數學故事,開學后在班上晨會或是班會上表演。
楊晶說,這一系列作業的安排都是結合班上學生的實際情況做的安排。讓學生真正切實地過一個有意義的寒假,就是要指導他們在學業、藝術、體育等各方面都過得充實。
閱讀作業
岔著看《哈利·波特》
這個寒假,武漢市育才二小四(2)班的學生們可以”岔著”看《哈利·波特》等課外書啦。
昨天,該班語文老師雷春給同學們開了一張書單,包括:《哈利·波特》系列、《夏洛的網》、《愛的教育》等10本熱銷書籍。雷春說,常有家長“投訴”孩子不愛看書,其實是家長不了解孩子,一廂情愿地將一些教輔書、中外名著硬塞給孩子。
雷春表示,雖然四年級的學生已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但她還是希望家庭里形成一種“親子閱讀”的氛圍。這種“親子閱讀”不是說陪孩子一起看一本書,而是在孩子讀某本書的同時,家長也讀一讀,彼此交流一下讀書的感受和樂趣。
家長作業
監督孩子養成好習慣
這個寒假,漢陽區十里鋪小學二年級(2)班的家長們都收到了一份特別的寒假作業。班主任秦瑤老師要求,家長和學生一起完成《寒假作息習慣養成表》。
記者在表格上看到,從1月13號到2月4號,規定孩子9點起床、10點做作業、語文數學寒假作業各兩張、字帖一張、讀課外書30分鐘、做文明游戲等內容。
秦老師說,根據家長們2011年填寫表格反映的情況,2012年新增了主動做家務、看電視時間不超過一小時、按時睡覺、聽家里人的話不頂嘴這四項。家長在表格上按照小朋友的喜好,給予鉤叉、笑臉、紅旗或者大拇指的標記。作業完成優秀的前15名會給予新學期神秘禮物的獎勵。
秦瑤說,班上46個孩子,90%的家長都是外來務工人員,沒有時間管教孩子,不知道如何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推出這個表格是為了減輕家長和孩子的負擔,讓家長們省力。孩子由最初的不情愿到服從再到自覺的執行,在這個過程中自然地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到現在把填寫表格贏取獎勵當做了一種樂趣。
免做作業
多看多聽多長見識
“真沒想到我也可以免做寒假作業,太棒了!”昨天,體育館小學三(1)班的曾志龍樂翻了,因為班主任張老師免了他的語文寒假作業,只給他布置了一項‘小龍特訓”——搞定本學期學過的必須掌握的詞語。
“只要達到他們設定的目標,就可免做寒假作業,全班有近20人。”該班班主任張琦說,期末考試前,她請每位學生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由她一一審定,并承諾只要達標就可免做語文寒假作業,全班同學的學習積極性高漲。在這次期末考試中,全班29名學生中,有24名學生過了90分。雖然小龍只考了80來分,但與他平時成績相比進步明顯,大大超出了小龍此前定的目標。
“放假應該讓孩子們喘口氣,放松放松。”張琦說,2012年寒假較短,她減免了絕大部分學生的筆頭作業,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多看多聽多長見識。“學習不一定要圍著書桌轉,勞逸結合很重要。”(武漢晨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