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9月4日出臺,備受關注的高考改革方案終于浮出水面。
高中不分文理科、外語一年兩考、學業水平考試成績計入總分、提高中西部地區和人口大省高考錄取率、增加農村學生上重點高校人數……一系列新規引發各界關注,我省師生普遍反映,改革方案有利于培養多樣化高素質人才,對人口大省河南更是利好消息。
據了解,2014年,上海、浙江將分別出臺高考綜合改革試點方案。我省尚未列入改革試點。
我省將如何實施高考改革方案,省招辦暫不作明確表態,回復說等近期教育工作會議后將盡快向社會公布。不過考生也不必擔心,按照三年早知道原則,新方案會提前告知學生。
不分文理科知識更全面
目前,全國絕大部分地區的高考,主要是按文理分科,考察語數外三門,外加文科綜合或理科綜合的成績,也就是大家所說的“3+x”。
改革方案明確:考生總成績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3個科目成績組成。保持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科目不變、分值不變,不分文理科。
省實驗中學科教辦副主任李功毅認為:“從知識結構上說,不分文理科讓學生的知識結構更全面,但對于高校來說,文理分科更有針對性。比如醫學專業,可能要求學生生物更優秀。”
網民“喵星人”認為,過早的分文理科本來就不合理,會導致一些文史常識和自然科學常識被學生們忽略。
外語一年兩考意味機會增多
改革方案明確,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取兩次考試中成績最好的一次計入高考總分。
對于外語科目的一年兩考,省實驗中學高二學生謝卓認為,考試次數的增加意味著機會的增多,平時學習和考試的壓力也會減少一些。
一位劉姓老師認為,外語一年多次考試是一種很好的思路,可以借鑒托福、雅思的考試方式,學生可以參加多次考試,直至考出滿意成績。
“增加考試次數,還不如減少英語學科所占的分值。”學生家長姬嬋娟說,對于不少人講,走出校門用英語的機會并不多,沒有必要把英語考試放到那么重的位置。
我省將有更多學子上大學
我省是人口大省,但不是高等教育強省,所以河南孩子上大學特別是上好大學要比其他省份的孩子更難。以2012年為例,北大清華在北京的招生計劃是河南的2.26倍;而北京考生7.3萬,河南考生80.5萬人,河南考生人數是北京考生人數的11倍還多。
在全國“兩會”上,政協委員婁淵功等人多年來數次提出“均衡高等教育資源”的提案建議,希望給河南孩子更多上大學的機會,在建設高水平大學上向河南傾斜。
改革方案提出,提高中西部地區和人口大省高考錄取率。部屬高校要公開招生名額分配原則和辦法,合理確定分省招生計劃,嚴格控制屬地招生比例。
“河南將成為改革的直接受益者。”對于這項政策,河南大學招辦副主任田岐立難掩心中的喜悅。他說,雖然我省近年不斷提高錄取率,但是和國內很多地方相比還是偏低,如果能在錄取上向中西部和人口大省傾斜,會有更多河南學子接受高等教育。
高考改革方案更趨公平
田岐立認為,高考改革方案體現了更多的公平性和科學性,比如方案提出增加農村學生上重點高校人數。農村邊遠地區、貧困地區受教育資源的制約,學生不大容易接受優質高等教育,目前實施的國家農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地方農村專項招生計劃都起到了一定作用,河南大學今年錄取的農村戶籍考生達到50%左右。“河南是農業大省,農村生源多,增加農村學生上重點高校人數的規定有利于河南發展。”田岐立說。
“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國統一命題試卷的省份”也是教育公平的體現。“只有用一把尺子衡量,才能比較優劣,否則500分和600分是沒有可比性的,統一考卷能讓錄取更公平。”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師說。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