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期末考試考了多少分?”近兩天,類似的對話不斷出現在各種聚會上。分數成了很多家長衡量孩子好壞的一個指標,但是對于孩子80分或者90分背后的弱項,家長們并不清楚。
昨日,在隴西小學一年級的家長會上,出現了一份特殊的通知書。
學業水平分析報告取代分數單
昨天下午,二七區隴西小學一年級的家長們在開家長會的時候并沒有收到孩子的分數,反而拿到了一張自己孩子的“學業水平分析報告”。這讓期待孩子分數的家長有點疑惑,但仔細看了報告單,家長們發現這一張薄紙背后的信息,由疑惑轉為強烈的認同。
隴西小學副校長邵彩霞說,在平時的教學中,尤其是通過對家長們的觀察,發現很多家長對孩子分數非常重視,覺得分數就是衡量孩子在學校表現的重要指標。“殊不知,對于一個孩子的成長,尤其是對于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比卷面上的分數更重要的還有孩子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和孩子紙筆能力一樣重要的還有口語、操作能力,以及孩子閱讀量,這些對于孩子以后的成長更加重要,更值得家長重視。”
一張圖表分析孩子的收獲和不足
今年,隴西小學首先在小學一年級中對通知單的形式進行改革,通過半年來孩子的表現以及對家長進行調查問卷等形式,將孩子進入隴西小學一學期的成長與進步,通過一張張圖表的形式表現了出來。和孩子、家長一起分析一個學期來的收獲與不足,從中找到通往成功的階梯。
學業水平分析報告單上包括數學分項分析、語文分項分析和學習習慣分析。柱狀表上不僅有標準分值、平均分值,還有自己孩子的水平和標準分值、平均分值的對比。
孩子能力的評價不再是簡單的卷面上的分數,除了紙筆一項,還有口算、操作和教師評價。其中又將紙筆一項細化為數一數、填空題、解決問題、寫鐘表上時間等6項內容。對語文分項分析中,增加了寫字、識字、朗讀、口語、老師的評價,更加全面細致。
孩子學習習慣的分析,是結合前期對家長的問卷調查進行的。包括了書寫習慣、善于積累、善于交流、善于思考、喜歡閱讀等項。家長可以一眼看出自己孩子這個學期讀了多少本課外書,其他的孩子讀了幾本,孩子每天閱讀時間是多少,有多少孩子的閱讀時間比自己孩子多等。
一年級家長李華說,以這種方式評價一個學期來孩子的情況,更加全面客觀,這樣的考評模式也將引導家長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孩子的綜合能力,引導孩子長期良性發展。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