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定諤的貓”是量子理論著名的理想實驗,潘建偉院士是中科大研究量子的“大腕”。11月12日上午,中科大一個會場上,一只牛氣沖天的“學術貓”跟潘建偉搶鏡,難道打算談談它對量子理論的高見?
11月12日上午,一只黃白相間的貓邁著淡定的貓步走進了中科大的一個會場。講臺上,潘建偉院士正侃侃而談,講述他量子研究方面的工作進展。
“面對潘院士,這只貓實在是太牛氣沖天了! ”事后有人感慨貓的強大氣場——只見它站在門里靜靜聽了一會兒,接著走到報告臺前,擺出一副“放開那個話筒,讓我來”的架勢。潘院士被講臺擋住了視線,沒有注意到這只小貓,但它成功地吸引了臺下所有人的目光,相機也對準了它。
這只小貓溜進會場時,被工作人員抱出去了,它又溜進來,再次被工作人員抱出去,小貓很不情愿的樣子。這時,中科大黨委書記許武正好在門口看到了,說:“讓它進去吧,在外面它也怕冷啊! ”然后“學術貓”就一直跟著開會了。
不到一天,“學術貓”就在科大火了。 “‘薛定諤的貓’從盒子里出來了,對老師說:喵!我還活著! ”有人為它配音。(安徽商報 胡霈霖 姚瓊 文/攝)
【畫外音】
嗨,你是“薛定諤的貓”嗎?
一只關在箱內的貓,箱內置有一小塊鈾、一個盛有毒氣的玻璃瓶,一套受檢測器控制的、由錘子構成的執行機構,按量子力學的解釋,箱中之貓處于“死-活疊加態”——既死了又活著。
這是量子力學的創始人之一薛定諤的著名理想實驗,就這么巧合,“學術貓”也是在“量子大腕”潘建偉院士的報告會上出名的。
量子力學是描述原子、電子等微觀粒子的理論,它所揭示的微觀規律與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宏觀規律很不一樣,1935年,薛定諤編出了一個佯謬,“薛定諤的貓”巧妙地把微觀放射源和宏觀的貓聯系起來,是試圖證明量子力學在宏觀條件下的不完備性而提出的一個理想實驗。
對于普通人來說,量子理論實在難以理解,難怪有人驚呼:“不得了,中科大的貓也懂量子! ”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