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是合肥市中小學新學期開學報名的日子,開學在即,合肥卻接連發生三起學生墜樓身亡事件,雖然具體原因還有待進一步調查,但是已有跡象表明“學習壓力大”以及暑假作業未完成可能是這幾場悲劇發生的重要原因。
如果上述原因屬實,那么人們首先想到的是當前的中小學教育問題,學生的作業越來越多,減負口號仍然沒有兌現,各種課下作業,培訓班奪走了屬于這年齡段孩子應有的童年,愈演愈烈的應試教育扭曲了孩子尚未成熟的思想,雖然各級教育主管出臺各種文件設法緩解中小學生的學習負擔,努力糾正這種錯誤傾向,但是無論是來自社會的批評還是主管部門的文件,所起到的效果微乎其微。
芮必峰教授認為,學校老師以及學生家長,明知上述教育中存在明顯缺陷,但是仍然把升學率的好壞和學生成績的高低用作衡量一個學校高下的唯一標準,當考試成績成為家長和社會認定一個學生優劣的基本依據,當毛毯廠中學的“魔鬼式教學”受到家長和社會的廣泛熱捧時,我們不僅思考,我們如何改變中小學現有的教育方式,尋求一個新的途徑呢?
芮必峰教授贊成中小學教育應該是“底線教育”而非“上線教育”。與所謂培養卓越人才的“上線教育”不同,“底線教育”強調的是培養合格的社會成員,其中公德教育、心理教育和學習興趣的培養是關鍵。
對于一個人的成長來說,中小學教育是根基,根基如果出了問題,會直接影響以后的發展。
教育或學校是整個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教改中一些根本性為題不是教育或學校能夠單獨解決或完成的,希望包括此次不幸在內的一系列觸目驚心的事實,不僅能夠給教育,而且能給整個社會敲響警鐘,進而都能為中小學生減負、改革應試教育等做些工作。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