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是安徽省靈璧縣英才學校新學期開學的日子,很多學生已陸續入校,有些班級已坐滿了同學開始上課。學生宿舍樓外,家長們拿著被絮等生活用品魚貫而入,熟識的同學間互相打著招呼,跑來跑出,忙著搬東西,一幅開學時的忙碌喜慶場面。
然而,當天上午,一紙處罰決定書讓正在忙于迎接新生的張玉軍校長瞬間掉進了冰窟,這份由靈璧縣教育局下達的《關于對靈璧英才學校行政處罰的決定》書上寫道,其在未取得辦學許可證的前提下,擅自在靈璧縣經濟開發區租賃華陽公司廠房用來辦學,違法了教育法相關規定,經研究決定,給予撤銷靈璧英才學校行政處罰,被處罰人接到本決定書時立即執行,做好師生分流工作。
這意味著,這所已試運行兩年,安徽省第一家民辦的為留守兒童實行365天全年托管的學校即將被強制撤銷。該校上千名中小學生面臨分流。
靈璧英才學校2011年9月開始辦學,首批招生400多人,第二年增加一倍近800人,而今年搬了新校區后,招生人數超過1300人。由于該校主要面對農村留守兒童招生,實行365天全天候托管,受到當地常年外出打工的家長們的歡迎,入學的學生家長均與該校簽訂了托管協議。
英才學校教學成績優異,2013年在全縣綜合排名第一,7門文化課中5門第一。
這所受到家長歡迎,教學優異的學校因何會被勒令撤銷?該校校長張玉軍稱,就因為沒有找到合格的校舍。對此,張玉軍很委屈也表示無法接受,“沒有校舍,難道只是我們校方的責任,我們不知打了多少次報告,當地政府不僅沒有給予支持,反而百般阻撓,真是令人不解和憤怒。”
據張玉軍介紹,該校是靈璧縣靈城鎮政府2011年招商引資來的,最初的校舍是租用原靈璧東方文武學校的場所,“那個校區校舍確實不安全,也逐漸容納不下越來越多的學生,所以我們2012年起就給上級主管部門打了報告,要求能夠在原地重建教學樓,但被規劃局否定,說是沖擊了縣城的總體規劃。”
沒有合格的校舍,就無法取得辦學許可證。“不得已,我們聽從了縣領導的建議,到經濟開發區尋找廢棄的廠區作為臨時過渡。”張玉軍說,“我們找了好些日子,那天一走進這個華陽公司廠房,當時就眼前一亮,覺得這所閑置的廠房非常適合辦學,與廠方負責人談妥后,我們請來了教育局領導和校舍安全專家也來看了,他們也說好,符合要求,要我們利用今年假期抓緊施工。”
隨后,校方與廠方簽署了租賃合同,開始施工。而就在校舍基本改造完工,即將開學的時候,政府部門突然“變臉”。“教育局、規劃局、建設局、開發區的人來了一撥又一波,試圖阻撓。說沒有和他們打招呼,擅自施工,改變建筑結構等等,而事實上,我們都已經匯報過了。”張玉軍在向人民網安徽頻道記者介紹情況時,幾度哽咽,黑壯的北方漢子委屈的像個孩子,“辦件好事咋就這么難呢,他們也不為這1300多名留守兒童想想,撤了我們學校,叫他們往哪去?”
8月28日,靈璧縣住建委也向校方下達了通知書,責令其停止施工,記者看到部分教室和寢室門窗都沒有安裝完畢,建材堆積在教學樓的大廳里,學校的用電也被掐斷,目前用的是臨時電。因為寢室已經住進學生,為了他們的安全,張玉軍和老師們每晚都徹夜值班。
目前,校方和政府相關部門還在積極協商,試圖挽留住這所學校,避免留守兒童無法正常開學。記者了解到,安徽省一直對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十分重視,鼓勵民間資本投資辦學。當靈璧縣留守兒童學校出現校舍問題時,當地政府不想著如何為其解決問題,卻勒令撤銷,讓人費解。本網也將繼續關注事態進展。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