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針對安徽省11所高校1765名大學生微博使用情況的調查報告顯示,51.6%的被調查者每天都在使用微博,引導大學生合理使用微博成當務之急。
報告指出,被調查者接觸微博歷史平均為2年,90.2%的被調查者每周至少使用一次微博,發布內容多為個人心情(70.2%)、興趣愛好(59.5%)、校園事件(55.8%)、社會話題(47.6%),其中近30%的被調查者承認自己是“微博控”。
在影響方面,認為微博使用行為對自己造成的積極影響大于消極影響的人數較多。例如,在微博平臺上自由地交流思想、討論問題、發布和獲取信息,滿足了大學生個性與智力發展需要,能夠促進其人際交往與情感發展。但同時,微博使用的消極影響也很明顯。一些被調查者微博應用過于娛樂化,影響了學習。尤其值得警惕的是,受到微博輿論環境影響,大學生對政府、社會、他人的信任度有所降低,理想信念有所動搖,人格完善和道德認知受到影響。
因此,課題組指出,高校要引導大學生合理使用微博,提高大學生媒介素養,與有關部門合力建立一套微博使用管理制度和信息跟蹤制度。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