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園規范辦園可獲獎勵 新建小區配套建公辦園
合肥政府立法破解“入園難”
記者近日從合肥市教育局了解到,如果民辦學前教育機構規范辦園行為,提高辦園質量,就有可能獲得政府最高2萬元的獎勵。
“這是政府主導破解學前教育難題的舉措之一。”合肥市教育局基教處處長吳慶芳說,為了解決學前教育“入園難、入園貴”問題,合肥通過立法規范、資金扶持等多措并舉,已收到切實成效。
合肥市教育局曾經作過一個統計,從1995年后的一個較長時期,全市居然沒有“誕生”過一所公辦幼兒園,民辦幼兒園占全市幼兒園總數的近七成。魚龍混雜、教育質量參差不齊的局面使群眾反映強烈。
2009年12月,合肥市制定了《合肥市學前教育管理條例》,于2010年2月1日開始實施。《條例》規定,新建住宅小區必須配套建設幼兒園,建成后須無償交由教育主管部門統一管理,統籌安排。這一規定有效解決了新建住宅小區孩子無處上幼兒園的困境。
與此同時,合肥市還在安徽省首創,將公辦、民辦幼兒園建設納入該市民生工程,市財政每年拿出500萬元資金專項獎勵在規范辦園行為、提升辦園等級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幼兒園。同時,為明確縣區、鎮街政府舉辦學前教育的職責,合肥市規定,縣區、鎮街政府是舉辦學前教育的主體,要對應市里專項經費做好資金配套。僅2009年,在市財政500萬元專項獎補資金的帶動下,各級財政投入幼兒園建設資金2188萬余元,全年新建、改擴建幼兒園32所,為67所幼兒園購置了教育設施設備,新創建了10所市級一類幼兒園。2010年,合肥市再次投入500萬元專項資金,主要用于引導無證幼兒園轉變為有證幼兒園,鼓勵新建小區開辦配套幼兒園,補助新建的鄉鎮公辦幼兒園。據初步統計,2010年,各縣區申報幼兒園市級獎補資金的幼兒園合計40所,其中無證園達標2所、新建民辦園32所、新建鄉鎮公辦中心幼兒園6所,總投入資金達6955萬元,新增班級344個、學位10915個。2011年,合肥市將獎補資金提高到2000萬元。
合肥市還努力擴大優質學前教育資源,滿足人民群眾“上好園”需求。該市在新建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中,采取省市一類公辦幼兒園舉辦分園的形式,擴充優質教育資源。市區現有的5所省市一類公辦園在7個小區舉辦了7所分園。同時積極鼓勵創建省市一類園,從2009年至今,已新增16所市一類園,使得全市市一類園達到30所,基本覆蓋各縣區,發揮出較好的骨干示范作用。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