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負”說了很多年,怎樣切實解決這個老大難問題也想了很多年。昨天,省教育廳公布了《安徽規范中小學辦學行為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改革試點實施方案》。今后,我省中小學將全面推行日常考試無分數評價,平時考試不再單純以分數來評價學生。
前不久,教育部公布了“推進素質教育,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的試點地區”,安徽是試點之一。
安徽省、山東省、江蘇省南通市等地區將作為國家推進素質教育、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的試點地區,嘗試規范中小學辦學行為,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改進考試評價制度,探索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途徑和方法。
按照我省相關實施方案,到2012年,在全省范圍內初步規范各類招生、辦班、收費行為,并規范教材管理。到2015年,在全省范圍內基本實現規范中小學辦學行為,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建立起穩定的、適應素質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學秩序。
為實現上述目標,我省出臺了三項改革措施,包括進一步改善中小學辦學條件、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管理,規范辦學行為;健全評估與督導制度。
具體措施包括:開展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辦學標準化建設,擴展學生生活服務設施及運動場地、實驗室設施的建設;配齊配強教師,加強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工作;嚴格執行國家和省頒布的課程方案,開齊開足課程;高度重視信息技術、藝術、體育與健康、綜合實踐活動課等項課程的開設,并將其納入學生學業水平考試評價之中。
同時,為確保師生的法定休息時間,我省將嚴禁中小學校以任何名目利用寒暑假、雙休日組織學生有償補課,要科學安排師生作息時間,包括學生每天的上課、鍛煉和睡眠的時間等。
在考試方面,我省也要求學校不組織、不參加未經市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批準的各種統考、聯考或其他競賽、考級等活動;全面推行日常考試無分數評價;嚴禁公布學生考試成績。各種學科競賽、特長評級納入學生綜合評價,但不與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錄取相掛鉤;學校統籌各學科教師的作業布置,控制作業數量、精選作業內容。
此外,由于傳統觀念的影響,許多家長因擔心減輕課業負擔會影響孩子的升學,而對改革存在抵觸情緒。為確保上述改革措施的實施,我省還將制定配套政策,包括全省統籌制定方案,統籌推進實施,防止試點推進快的市“吃虧”。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