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天從市教委了解到,本市將于今年9月1日起,在50所中小學校開設素質教育舞蹈課程。該課程是通過舞蹈對學生的觀察模仿、即興表現、交流合作、創造求新和綜合融化五項能力進行培養,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創造力與組織能力。素質教育舞蹈課將一改舞蹈教育只面向少數人的傳統,針對全體學生開展普及型舞蹈美育。
據了解,素質教育舞蹈課是依據國家及北京市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堅持以人為本、推進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實現“到2020年,各類各級學校全面普及藝術教育,保證全體學生享有接受良好藝術教育的機會”的目標。素質教育舞蹈課程自2006年起,在北京舞蹈學院呂藝生教授的率領下,由舞蹈學院與北京相關學校幾十位教師參與,經過幾年實驗形成的一門新課程。該課程以全新的教育理念與創意的教學設計,打破了舞蹈教育服務于舞臺表演的局限性,推進舞蹈教育由少數精英向全體學生的歷史性轉變,同時,該課程的特色教學促使舞蹈教育在“創新型人才培養”上得以發揮更大的優勢。北京舞蹈學院呂藝生教授說:“這門課程真正實現了理想的‘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師生地位,并通過舞蹈手段,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交流合作能力、自我表現能力、知識遷移與融化能力,對普通學生實行‘全腦開發’,完善人格,全面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也對學生的自信心、創造力與組織能力的開發大有裨益。”
市教委副主任鄭萼介紹, 首批推廣的50所中小學包括課程研發實驗學校、北京市學生金帆藝術團舞蹈團承辦學校和部分區縣推薦的有條件參與實驗的學校。教委要求,舞蹈課程每周最少1課時,每學期18周。實施過程中,學校要在場地設施、師資配備和經費方面給予保障。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