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12月13日首個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臨近,南京12月1日正式發布全國首套以南京大屠殺歷史為主題的專題教材《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讀本》高中版,之前已發布過小學版和初中版。我市中小學五年級、初二年級以及高二年級的學生陸續拿到這套讀本,學校將把讀本內容融入中小學課程教學中,課堂學習時間不少于3課時。
三冊讀本免費發放循環使用
從今年5月開始,南京市教育局、南京出版社等單位組織專家學者,陸續編寫完成了小學版《血火記憶》、初中版《歷史真相》、高中版《警示思考》三種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讀本。我市中小學生也陸續拿到了這三冊書。
市教育局基教處副處長居殿峰介紹,讀本的三個版本結合不同年齡段學生實際而各有特點,分別供小學五年級、初中二年級、高中二年級學生閱讀和學習。
“我們已邀請歷史教研員為學校老師進行課程培訓。”居殿峰說,公祭讀本免費發放至全市中小學,供學生循環使用,不收取任何費用。
高中讀本啟發中學生思辨能力
在市教育局基教處,翻開這本《警示思考》的目錄,可以看到全書五章節的主題分別是南京保衛戰分析、日軍暴行思考、安全區解讀、歷史反思和對國家公祭的認識。再看每一章的內容,既不像小學版那樣結合人物故事描述歷史,也不像初中版大段援引中方、日方和英美等第三方史料還原歷史,而是重點突出與這五大主題有關的史實。
揚州中學省特級歷史教師王雄表示,通篇瀏覽下來可以發現,這本讀本的關鍵詞就是“思考”,而且很多問題需要學生結合史料來發現答案,“高中生在掌握史實基礎上已具備思辨能力,高中版讀本給學生更多思考空間。”
課堂學習時間不少于3課時
“我們會按照教育部門的規定完成相應課時,不會少于3節課。”汶河小學校長李菊梅介紹說,其實此前學校已經進行了相關公祭教育,公祭讀本進課堂,有利于引導小學生初步形成歷史認知和對國家公祭的認識。
從市區其他中小學了解到,學校會將公祭讀本的課程融入到歷史課、思想品德主題班會中,以課程和主題活動的方式,讓學生認識、了解這段歷史。
原標題: 國家公祭讀本首進揚州校園 三冊免費發放循環使用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