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陌生人在孩子們課間活動時,用給玩具、看小兔子等借口,輕松“騙”了多名小朋友跟其走出大門……這是近日發生在我市建鄴區一所幼兒園的一幕。原來,這是幼兒園為了教育孩子們加強安全防范意識進行的模擬演練,結果上當受騙的孩子不少。
陳先生是該幼兒園大班孩子的家長,一個多星期前,他接到了一項特殊任務——“假扮陌生人,取得孩子信任,將孩子‘騙’出校園。”陳先生一開始有些摸不著頭腦,后來聽老師解釋才明白,原來幼兒園前段時間對孩子們進行了安全教育,園方想通過這樣的方式檢驗一下教育效果。
當天每個班都選派了家長充當“陌生人”,到其他班級“行騙”。任務開始前,老師們把各班孩子都帶到教室外的走道上進行課間活動,之后,“埋伏”在各個角落的“陌生人”開始行動,有帶好吃的、也有帶玩具的,紛紛走近孩子們開始搭訕。
“我既沒帶吃的也沒帶玩具,就把手機打開,找了幾張小兔子的圖片,一下就吸引了孩子們。”陳先生說,當時他走到一群孩子中間,先問他們有沒有見過小兔子,聽到很多孩子回答沒有后,就“騙”孩子們,幼兒園的開心農場就有,要帶孩子們去看。
“當時圍在一起的5個孩子蹦蹦跳跳就跟我走了,到了開心農場,孩子們發現沒有兔子很失望,我就‘騙’他們說只要跟我走就能找到兔子,之后很輕松就帶著他們走出了校門。”陳先生說。
據悉,除陳先生外,當天很多家長都成功將孩子“騙”到了校門外。現場有些小班孩子禁不住食物的誘惑,排著隊準備和陌生人走;有些中班的孩子被陌生人領到幼兒園大門口還渾然不覺被“騙”,老師出現后詢問他們去哪,孩子們高興地嚷嚷“要去吃麥當勞啊!”;幾個大班的孩子準備跟著叔叔坐車出去玩。
園方稱,現實生活中一些不法分子以哄騙手段拐賣兒童,對孩子身心和其家庭造成很大痛苦,社會危害極大。幼兒園開展此次活動,意在幫助幼兒樹立初步防范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活動接近尾聲時,園方對一些“上當受騙”的孩子進行了專門教育,特別提醒遇到陌生人要立刻向家人或老師求助,不可隨便接受陌生人的禮物。
在校園演練防拐騙專家不贊同
讓家長假扮“陌生人”,在校園進行防拐騙演練,可謂學校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的一種創新手段。然而對這樣的教育手段,雖有不少家長點贊,教育專家卻持反對態度。
“新聞中孩子被拐騙的例子時有發生,幼兒園通過這種方式,對孩子進行現實版的演練,讓他們親身經歷加深印象,我覺得值得肯定。”幼兒園孩子家長陳先生說,當天演練結束回家后,他也對孩子進行了提醒,以后遇到這種情況,孩子們應該會有所警惕。采訪中,不少家長都贊同陳先生的想法。
然而在幼兒教育專家看來,這樣的做法值得商榷。鼓樓幼兒園園長、特級教師崔利玲說,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固然很有必要,但這樣的方式并不合適。
“家、幼兒園這些地方,對孩子們來說是一個有安全感的環境,在校園進行這樣的嘗試,容易讓孩子對身處環境產生不安,讓他們在校園也得時刻保持警惕,對孩子的心理可能造成負面影響。”崔利玲說。
“如果在春游、秋游或是其他陌生環境進行這樣的演練更妥當。”崔利玲認為,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要注意方式方法,把握好度。“現實生活中確實有孩子被陌生人帶走的情況,在國外也不少見,不能因為有這樣一些案例出現就認為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就產生恐慌情緒。幼兒園要做的就是教會孩字如何自我保護,遇到問題如何應對,如果對他們過度警示,容易讓孩子對所有人產生抗拒、恐懼和不信任,不利于其成長。”
原標題: 南京幼兒園進行防拐騙演練 不少孩子上當受騙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