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中學生作文大賽部分參賽作文“千篇一律”
江蘇省第十四屆中學生作文大賽高中組決賽頒獎16日在南京舉行,專家在參賽作文點評及互動環節指出,部分中學生作文“千篇一律”,缺少“自己的聲音”,問題出在應試教育,學生讀書太少。
寫作中“心浮氣躁”問題突出
江蘇省中學生作文大賽迄今已舉辦14屆,每年都有數十萬中學生參賽。今年的高中組比賽于9月4日開賽,全省20多萬名高中生以《子在川上曰》為題寫作參賽作文,經過嚴格評審,230名選手入圍現場決賽,決賽作文題為《一種可能》和《邊界》,由參賽學生任選一題作文,最終有20篇作文獲特等獎。“獲特等獎的作文寫得非常精彩,學生閱讀面之寬廣、思想能力及寫作才華都非常令人激動。”在參賽作文點評環節,評委專家表示。
在頒獎儀式舉行前,大賽組委會特設作家、評委專家與參賽學生現場互動環節,學生大膽提問,作家、專家在回答提問的同時直言決賽中反映出來的中學生作文“通病”。
一位男生為寫記敘文時容易陷入“個人小圈子”即寫小我、小家而苦惱,為此特請評委專家之一、張家港市教育局中學語文教研員蔡明指點迷津,“以小見大,本來就是寫作常用的方式,可以寫小景觀、小故事、小場景,但要注意把‘小’背后的重要內涵挖掘出來。”
“作文大賽反映中學生寫作中存在什么突出問題?”問。蔡明表示,最大的問題是孩子們不能認認真真寫作文。“寫作是需要靜下心來認真閱讀、思考、推敲,然后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的一種高級思維活動,但不少參賽學生卻顯得心浮氣躁,錯讀、漏讀、淺讀、舊讀很常見,這是很不好的。”應邀參加現場互動的我省著名作家葉兆言也提示,中學生要注重寫作基本能力的培養。
應試教育壓縮學生讀書空間
俄國作家契訶夫有句名言:“小狗不應該因為有大狗的存在而慌亂不安,所有的狗都應該大聲叫——就按上帝給的嗓門大聲叫好了!”丁帆借契訶夫名言形象地指出,不少決賽作文“千篇一律”,只會跟著“大狗”叫,而沒有叫出自己的聲音。“這是教育出了問題,現在中學作文教學存在著束縛人的思想、學生天分的問題,而寫作是需要童真與叛逆的,否則寫不好。”
“現在的中學生,與其說是寫作上出了問題,不如說是閱讀上出了問題。”蔡明指出,應試教育已經沒有多少時間、空間給學生好好讀書,學生讀的書太少。“學生在校時間80%在課堂,基本上就是聽老師講題目做題目,長時間如此循環往復是很可怕的。”鹽城市亭湖高級中學參賽學生高歌的困惑,也印證了蔡明所言。對寫作有強烈興趣的高歌坦言,上高中后由于功課學習越來越緊張,特別是數學、英語占用了很多時間,讀的課外書越來越少,明顯感覺到寫作時思維不像以前那么容易打開了,想像能力和抒情能力也大不如前。高歌感言,中學作文教學也太拘泥于應試了。
缺乏閱讀筆下很難完美表達
“大家都知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道理,這不是隨便說說的,而是需要花時間和精力認認真真‘啃’幾十本乃至幾百本書,這樣寫作時才有話說。”執教20多年、曾入選“中國教育報2012年度推動讀書十大人物”的蔡明,很推崇“教育就是閱讀,閱讀就是實踐”的價值理念。他表示,閱讀可以培養學生對語言的高度敏感性,學生如果沒有對語言文字的高度敏感,筆下很難完美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
蔡明認為,現在的中學生不僅缺少閱讀,更缺少理解性閱讀。閱讀只是為了做題目,而不去領會作者為什么要寫這文章,為什么要用這種結構、這種材料、這種寫法,哪些地方值得好好學習和借鑒。“有些老師不重視學生作文基本功的培養,而熱衷于讓學生背作文、‘套’別人的作文,則是一種誤導了。”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