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第二師范學院欲新設12個專業?學校:9個是老專業
有媒體報道“高校盲目增設專業”,其中黑龍江科技大學申報在2015年新設立56個本科專業。受最近低就業率專業紅牌榜影響,消息一出,令不少考生和家長大呼“離譜”,“就業這么難,還這么‘一窩蜂’增設專業,老師夠用嗎?”
江蘇高校每年新增多少專業?是否有跟風盲目增設的現象?采訪獲悉,“江蘇高校中,正在申報、計劃2015年招生的新專業數以江蘇第二師范學院為最,達到12個。“正在申報的12個新專業,其實有9個都是有10多年辦學歷史的老專業。”二師教務處負責人告訴,這是學校升本改制后的正常專業調整。
二師:正在申報12個新專業
據悉,全國共有61所高校在一年內申報設立7個以上新專業,其中包括江蘇第二師范學院等7所高校在內,申請在2015年新設立10個以上的新本科專業。
“我們正在申報、擬在2015年招生的12個本科新專業,其中有9個具有至少10年以上的舉辦歷史,7個屬于師范類專業,比如思想政治教育、歷史學、美術學、地理科學、化學、物理學等,在師資、教學質量上有充分保證。”昨天,二師教務處負責人告訴金陵晚報,“老專業”再申報,主要是由于在去年學校由成人本科高校改辦為普通本科高校后學校要自主招生,所有專業按規定都必須重新申報。
該負責人介紹說,在改辦為普通本科高校之前,學校連續17年與南師大聯合舉辦普通本科教育,采取以南師大浦口校區的名義招生,由江蘇教育學院(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前身)全程獨立培養的模式,合作舉辦的普通本科專業最多時達20個左右。“這次申報的新專業中,9個是聯合培養的本科專業,這次申報其實只是轉移名義上的舉辦主體。此外的3個是應用型本科專業,包括秘書學、商務英語等,與老專業有密切關聯。”
江蘇:今年54所高校新增120個專業
盲目增設專業的現象,在江蘇是否存在?從近兩年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或審批結果”來看:2014年,江蘇共有54所高校獲批新增專業120個;2013年,江蘇51所高校新增150個本科專業;而2012年,江蘇45所高校新增81個專業。
而在江蘇高校的新增專業中,發現多為緊俏專業。以今年新增或調整的專業為例,比如,南京理工大學今年新增的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這個新專業的就業覆蓋面很廣,比如智能機器人、智能化電器、智能化社區等領域。”南理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學副院長陸建峰介紹說。
而南京林業大學今年新增專業為軟件工程。“配合南京要做軟件大市,以及南京林業大學發展的布局,南林大向教育部申請了軟件工程專業的開辦。”
南林大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院長劉云飛介紹說,該專業的學生相當于訂單培養,是與印度國家信息技術學院(簡稱NIIT)簽訂的學生培養合作協議。
南京工業大學教務處處長管國鋒表示,不少高校在設置新專業時都緊貼國家需求,比如南工大新增的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也是基于國家對于食品安全的重視。
“新專業4年后是否緊俏無法預料。”南京某高校招辦主任建議,“家長和考生在填報志愿時,要結合學校的辦學特色和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判斷,并且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新專業。”
》》》相關鏈接
江蘇如何規定新增專業?
就業率低等5類專業限制增設
高校想設置新專業,究竟有沒有門檻?采訪發現,雖然自主權在手,但江蘇高校新設專業會面臨多條限制,并不允許盲目跟風。
據悉,2012年9月,教育部重新修訂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管理規定》,逐漸下放高校專業設置和調整審批權,92%的本科專業設置權直接交給高校,由其自行決定,高校享有了更大的專業設置與調整的自主權。
“江蘇高校自主設置專業必須具備6個方面的條件,特別是要符合學校辦學定位和發展規劃,避免‘千校一面’。”去年,公布的《江蘇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管理實施細則》(下文簡稱《細則》),要求高校限制設置以下專業:不符合學校辦學定位和發展規劃的專業;社會需求不大、就業前景不好的專業;現有辦學條件不足、基礎不實的專業;全省重復設置過多的專業;國家控制布點專業。對近三年初次就業率連續在70%以下的專業原則上不得規劃增設。
江蘇省教育廳高教處處長徐子敏表示,擴大高校專業設置自主權,這并不意味著高校想開什么專業就開什么專業,“江蘇省將會建立健全專業評估、監控系統,要求學校根據自己的辦學定位進行動態調整。”按照規定,江蘇高校需每3年制訂(修訂)一次本校專業發展規劃。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