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8月,全國19名女孩失聯,其中包括9名女大學生,引起社會各界關注。為提高大學生們的安全防范意識,今年南京市七成左右的高校均將安全防范教育作為“開學第一課”的必備內容。
“今年學校新入學學生男女比為1:2,做好安全防范教育責任重大。”南京醫科大學保衛處處長馬俊告訴,這是該校第一次將安全防范教育講座放在開學典禮上進行,他是這場講座的主講人。
“45分鐘的安全防范教育,用了20個案例剖析當下安全防范的重要性,其中包括今年8月各地發生的女大學生失聯事件。”馬俊說。
和南京醫科大學一樣,南京師范大學、南京財經大學、南京林業大學等多所高校都將“安全防范教育”作為“開學第一課”的重要內容。
“校外的黑車,你千萬別坐。”“衣服別穿得太暴露,給別人以遐想,也別輕易露富。”“請不要用性去換愛,把它留給你未來的真愛。”……開學第一天,南財公共管理學院在給今年新生上“開學第一課”時,女老師們開門見山地從安全出行與性防范方面給予新生指引。
“不坐黑車”、“不要與陌生人搭訕”、“夜間坐車記得開窗”……南京農業大學新生們報到的教室內,到處張貼著“女生搭車需注意”這樣的防范貼士。
“聊天中得知,我市今年至少有七成高校在開學第一課,著重宣講了‘安全防范教育’。”馬俊告訴。
與此同時,我市警方也精心制作《校園安全防范地圖》送到高校內。
“重視安全教育刻不容緩。”一業內人士透露,此前全國高校保衛學會對全國13個省、直轄市76所高校的調查顯示:各高校刑事、治安案件的發生率、同比增長率、案件涉及的人員數量都在持續增長。從涉案情況看,社會不法分子主要侵害學生的人身、財產安全和學校重要固定資產安全。
家長反思
“只重孩子學業,忽視了家庭中的這場教育”
從女大學生頻頻“失聯”,到學校“開學第一課”的必講,“安全防范教育”成為當下的一個熱詞。在采訪中發現,不少家長也開始“反思”此前的家庭教育,“以前更多關注的是她的學習,安全防范很少講。”市民唐慧(化名)說。
唐慧告訴,女兒今年在南京財經大學讀大二,從幼兒園到中學,每天都由她和老公負責接送。因大學離家較遠,才離開父母過上校園集體生活,“她平時很膽小,外出都由我們陪著,或者和同學一起。前段時間,一個個女大學生‘失聯’案件報出后,我也問過她,如果是你會怎么辦,她的回答竟然是不知道,這讓我和他爸慌了神。”唐慧說,一直以來,她和老公的工作都比較忙,難得有時間和孩子呆在一起,即使有時間也都是在關心她的學業。總覺得她很乖,不會出什么事,人際交往、安全防范等學業之外的話題很少涉及。
女兒今年剛考入上海師范大學的市民劉玉芳(化名),在女兒開學前做了一個游戲。讓同事打電話到家里給女兒,約她出來吃飯,“女兒并不認識我這個同事,同事只是在電話中說我和你媽媽在一起,她沒有打電話向我求證就同意了,一點防范意識都沒有。”劉玉芳也承認,平常注重的都是女兒的學業,安全教育多是在幼兒園階段講繪本時說一說,長大了就基本不談了。
“家長缺乏安全意識與過度保護兩個突出問題,是當前家庭教育的弱項。”一位業內專家表示,從家門到校門的“中國式接送”反映的就是家長在安全教育方式上的乏力,父母知道路上不安全,但他們不是教會孩子如何處理安全問題,反而采取全程接送看護的方式,對孩子過度保護,使孩子的安全意識和應變能力久而久之退化,離開父母就容易出問題。
女大學生坦言
“沒有接觸過危險,防范意識很淡薄”
對女大學生的安全防范教育,目前社會各界都很關注,女大學們對此又怎么看呢?昨天本報也進行了采訪。
“我覺得女大學生一般都會有足夠的理智來判斷是否是黑車,遇到危險如何自救。多一些理智,可能就會少一些危險。”某高校大三女生鄭某表示,愛玩的女生可能更容易出事。
“校園周邊的交通不是很方便,有時為了趕時間,黑車也上,因為比較急,就完全忘了防范這回事。”南信大大二學生劉某表示。
“從小到大,上學都由父母接送,出門也由父母陪著,沒有接觸到什么危險的事情,安全防范意識很淡薄,以后這方面必須加強。”南郵大一新生錢萱說。
監管難題
中小學“安全教育”一直有規定,但未作課時安排
“不同年齡段存在不同的安全隱患,不同的安全隱患有不同的應對方法。”南京市教學研究室調研員劉永和提出,安全教育不僅應在大學課堂被重視,更重要的是,應從幼兒園、中小學階段就抓起。
從市教育局安全處獲悉,我市要求中小學教育階段須根據《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開展公共安全教育,但這場教育課目前正面臨一個問題——尚未規定課時,也未進行課程安排設定,學校有沒有開展,監管面臨很多難題。
“有的小學不僅自行開設了公共安全教育課,還自編了公共安全教育教材,如龍江小學,江寧谷里小學等;而有的學校在教學中很少涉及。”一負責人告訴。
原標題: 七成高校“開學第一課”教安全防范 校外黑車千萬別坐 衣服別穿得太暴露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